|
新奧集團董事局副主席、首席技術官甘中學16日在“2014第三次工業革命高峰論壇”上&&,裏夫金提出的零邊際成本不是空想,非常有可能在未來實現。他認為,一旦人類社會建成完備的可再生能源,因為能源本身免費,如太陽能,風能,地熱,核能等,消費時成本將非常小,雖然起初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維護需要一定費用。 “2014第三次工業革命高峰論壇”由新華社《經濟參考報》和中信出版社聯合主辦,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獨家贊助。 在他看來,社會要想走向零成本:其一,要盡量聚焦行業與行業的邊際成本,讓交易、轉換過程幾乎為零;其二,每一個人消費社會資源的同時也要為社會創造價值,“收支相抵者是零成本。創造大於消費,就有得到。消費大於創造,可能就要付一點成本。” 他指出,未來互聯網能源,或者叫泛能網,是支撐零成本能源方面的基礎設施。所謂互聯網能源,即基於可再生能源和氣體能源利用特點,形成眾多産能用能一體的市場單元,依託能源物理網和互聯網相融合的開放平台,自主平等地進行能源相關産品和服務的多邊交易,實現能源系統效率最優和能源價值的最大化利用,是能源結構生態化、産能用能一體化、資源配置高效化的全新市場組織模式。 而新奧集團就是互聯網能源的踐行者。根據甘中學介紹,新奧正在位於青島的中德生態園試點建立消費者自主平台,企業或個人生産的太陽能、風能可以在該平台銷售,消費者採購煤氣、水電也可以在這個平台上完成。 與傳統集中式供能方案相比,中德生態園投資增加了4.2億元,但年運維成本減少1.5億元,增量投資回收期約4-5年。 “中德生態園最大限度地接近了能源零邊際成本,但現在還做不到免費。”甘中學明確,“然而,這個趨勢絕對是裏夫金所預測的。” 在他的觀點中,集智眾籌、價值共建也是降低社會成本的一個重要方面,主要需要把創意環、設計環、製造環,商業環等互聯互通起來——眾智、眾能、眾包、眾籌。“這些現在都有,但是沒有連起來,有的人在做豬八戒網,在做設計,小米在做製造,有的人在搞創意,如果我們真正能夠連起網來,就變成價值共建、價值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