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輪産業變革是我國與發達國家技術差距最小的一次,我們第一次有機會與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機會千載難逢,不容再次錯失。”工業和信息化部政策法規司巡視員李國斌10月16日在“2014第三次工業革命論壇”説。他指出,積極迎接新一輪産業變革,必須大力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兩化”深度融合。 該論壇由新華社《經濟參考報》和中信出版社聯合主辦,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獨家贊助。 李國斌&&,工信部自成立以來,在推進兩化融合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2008年開始,大力推動兩化融合試驗區建設,從企業、行業、區域三個層面開展了兩化融合試點示範,加大信息技術在工業領域的廣泛推廣和深度應用;2013年,着手研究制定了中長期推進兩化深度融合的行動計劃,提出了企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建設推廣、企業兩化深度融合示範推廣、中小企業兩化融合能力提升、信息産業支撐服務能力提升等具體行動計劃。 他提出,兩化融合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網絡、産業、應用、安全等多個方面。現階段推進兩化深度融合,要堅持應用導向、基礎先行、産業支撐、安全為要的總方向,政府和企業要做的工作主要包括:建設和推廣企業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全面提升工業智能化水平;推動互聯網與工業深度融合創新等。 “建立於互聯網之上的全球化&&生態系統,已經顛覆或變革了傳統的製造業、批發零售業和物流服務業。我們要以互聯網思維創新工作思路和機制。”在談到互聯網與工業深度融合創新時,李國斌特別強調。 他認為可從以下四個方面發力:第一,推動物聯網、大數據技術在工業領域的集成創新和應用;第二,發展網絡製造新型生産方式;第三,鼓勵和培育&&經濟等商業模式創新;第四,加快構建新一代國家信息網絡基礎設施;第五,加快提升現代信息技術産業支撐能力等。 此外,李國斌還呼籲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深化泛在感知、寬帶移動、智能融合的信息網絡技術系統在工業領域的集成應用,促進工業全産業鏈、全價值鏈信息交互和集成協作,創新要素配置、生産製造和産業組織方式,延伸産業鏈,培育新業態,搶佔産業國際分工和價值鏈的高端環節,引領世界發展潮流,實現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