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單位參與武器裝備領域門檻將降低
2014-10-17    作者:記者 葉含勇 江毅 楊迪/綿陽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網
分享到:
【字號

    記者在16日舉行的第二屆中國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軍民融合創新發展國際論壇上了解到,國家將在資格審查、許可證和資源投入等方面,大幅降低民用單位進入武器裝備科研領域門檻。

    據了解,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家進一步明確要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實現富國和強軍統一,走中國特色軍民融合發展路子。載人航天、探月工程、二代導航等一批軍民結合重大工程的實施,帶動了國家科技進步。在已取得武器裝備當中,軍工單位、民口、非公有制單位基本上各佔1/3。

   總裝備部預研管理中心主任游光榮在論壇上透露,我國將在資格審查、許可證和資源投入模式等方面,大幅降低民用單位進入武器裝備科研領域的門檻。

    為營造公平、多元的競爭環境,我國還將進一步修訂完善裝備預研管理制度,增加鼓勵民用生産單位參與競爭的具體條款,並&&相關配套實施細則,消除民用科研生産單位面臨的技術標準障礙。

    此外,還將進一步擴大裝備預研指南發布範圍,支持民營企業參與申報,採用公開招標或者邀請招標方式開展競爭。在評審項目組成方面,增加第三方的專家所佔比例,保證評審結果盡可能公正、客觀。

   對於民用轉軍用項目,還可按照“先備案後補償”的模式簡化立項工作。對企業自籌資金項目研發成果優秀的項目,則可按照“事後立項、合作補償”,鼓勵企業自主研發,持續創新。

    為推進民用單位與軍工單位實現“同等待遇”,對於承擔重大裝備任務的優勢民用科研單位,總裝還將支持其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國防基礎建設投入,打破基礎建設主要投向軍工單位現狀。

    此外,總裝相關部門還將繼續向民用科研生産單位出具裝備預研項目成果證明,使其能夠公平享受到國家有關部門給予財政貼息,稅收減免政策。對完成任務好的民營單位,還將協助其盡快獲得“武器裝備生産許可證”,為其進一步承擔裝備研製任務提供支撐,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日本制定新原則放寬武器出口 推動軍工産業
你所不知道的“智能武器”
美國與10國簽署聯合聲明譴責敘利亞使用化學武器
我國成全球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産業最大市場
中國將允許民間資本投資軍用裝備
 
頻道精選:
【思想】僅有貧困縣退出機制是不夠的 2013-06-14
【讀書】探求經濟金融化時代的新型價值機制 2014-10-14
【財智】6124點七周年:小盤股稱雄大盤股隱退 2014-10-16
【深度】城市綜合體“冷熱失調” 2014-10-16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