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業業務監管趨嚴逼退銀行資金體內套利
銀行間互相增信的“創新性”産品被叫停
2014-10-16    作者:記者 蔡穎/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銀監會要求銀行全面自查同業業務違規

  監管層繼對銀行同業業務調研後,近日再次發文要求銀行自查違規。15日,《經濟參考報》記者多方證實,銀監會對各地銀監局和商業銀行下發了一份關於銀行同業業務自查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對照同業新規逐項進行全面自查清理,按要求對同業業務進行逐筆對賬,自查發現的問題要立即整改,違規問題要嚴肅進行內部問責,並於2014年10月24日前提交自查報告。
  具體而言,銀監會要求銀行從制度設計、業務操作、會計核算、內部控制、資本的撥備計提、監管指標這六大方面自查對127號文的落實;從同業治理結構調整情況、同業業務專營情況兩大方面來自查對140號文的執行效果。
  對此,某商業銀行同業業務部人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此次,監管部門要求清理規範的同業業務內容更加細化和全面,所有銀行間互相增信的業務都被叫停,比如買入返售、雙買斷等業務。今年銀行業的同業業務規模應該會大幅縮減,銀行資金在金融體系內套利的現象將得到一定遏制。”
  該人士還透露,“實際上,127號文之後,也有銀行鑽政策空子,研究了一些‘創新性’産品,比如‘T+D模式’、買入轉售、存單質押、委託定向投資、信用挂鉤收益互換産品(TRS)和借助境外融資租賃公司作為通道等,這些均引起監管層警惕,現在都沒法做了。”
  有央行內部人士指出,由於商業銀行尤其是分支行的內控體系混亂,127號文&&之後難以落實,對同業業務的操作出現“T+D模式”會計處理違規,新的存單質押模式中“抽屜協議”違規等,都是由於內控體系問題。因此,央行“178號文”提出“同業投資非標的權限上收總行”的思路,對商業銀行同業銀行結算賬戶的開立、落實日常管理做出嚴格規定,並要求各銀行建立同業銀行結算賬戶專項管理制度,同時,對存量同業銀行結算賬戶進行清理核實。
  此次,銀監會要求銀行再次對同業業務進行自查、銀監局介入抽查,其中還要求銀行進行理財業務自查,要求理財和自營相分離,並且在系統、人員、制度方面保持獨立,對同業專營也提出了明確要求,即對專營部門直屬管理的分部,要求人員、業務系統完全獨立,資産、負債、損益完全合併到專營。
  今年內,監管層連續發文清理以“影子銀行”為特徵的銀行同業業務。5月,央行、銀監會等五部委聯合發布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同業業務的通知》(簡稱“127號文”),銀監會還下發了《關於規範商業銀行同業業務治理的通知》(簡稱“140號文”),7月,央行又下發了《關於加強銀行業金融機構人民幣同業銀行結算賬戶管理的通知》(簡稱“178號文”)。業內認為,這三份同業業務監管文件針對金融機構發展“影子銀行”同業業務,在交易結構、交易標的、會計核算、資本佔用等方面採取了嚴格的監管標準。
  “127號文中提出了‘同業投資’的概念,引導商業銀行等金融結構從投資‘非標’向金融債、資産證券化産品、大額可轉讓存單、特殊目的載體工具等産品的轉型。”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金融市場部副總經理步艷紅撰文分析稱。
  步艷紅指出,“經過2009年至2013年高速發展,以‘影子銀行’為特徵的同業業務的規模最高超過了10萬億人民幣,主要投向房地産、‘地方融資平台’、‘兩高一剩’等監管限制的行業。2014年相關政策法規&&後,舊模式下的同業業務規模明顯下降,各行同業業務的利潤貢獻也明顯收縮。”
  央行金融統計數據表明,今年前8個月,信託貸款僅增加了3928億元,截至今年8月末,信託貸款較去年同比減少了10797億元。“今年以來的信用萎縮,主要就是最近兩年繁榮起來的這些影子,比如信託、委託、票據等,對銀行監管套利業務的約束實際上是將風險資産解包還原本來面目,通過計提資本和撥備,資本金約束得到增強,未來銀行的資産擴張速度也將受限。但是,銀行也將走向依靠風險定價能力和主動資産管理能力來實現競爭。”中國社科院教授,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煜輝對《經濟參考報》記者分析稱。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銀監會要求銀行完善內控體系
銀監會規範銀行係“影子銀行”
銀行同業業務現新玩法
同業業務風險倒逼監管“加碼” 銀行轉型謀變
多地銀監局發文同業業務改革 20萬億資産將規範
 
頻道精選:
【思想】公積金互認須改革相關制度和體制 2013-06-14
【讀書】探求經濟金融化時代的新型價值機制 2014-10-14
【財智】利好預期逐步兌現 退而據守確定性成長 2014-10-15
【深度】城市綜合體“冷熱失調” 2014-10-16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