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深圳近日已有小貸公司成功接入徵信系統。在此基礎上,後續將繼續上報接入機構名單。由於擔心接入後會造成客戶流失,一些小貸公司對接入央行徵信系統心存顧慮。
“千呼萬喚始出來。”小貸公司多年來翹首以盼的接入央行徵信系統,在政策開放一年多以後,終於變成了現實。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悉,經央行審批通過,近日,深圳已有小貸公司成功接入徵信系統。在此基礎上,後續將繼續上報接入機構名單。
除了深圳,在央行去年&&相關規定後,上海等多地均有小貸公司成功接入央行徵信系統。
據多位小貸行業人士介紹,已經接入央行徵信系統的小貸公司,全部採取間接接入、查詢的模式。儘管如此,政策正式落地的同時,一些銀行對客戶在小貸公司借款採取停貸,由於擔心接入後會造成客戶流失,一些小貸公司對接入央行徵信系統心存顧慮。
小貸接入徵信系統成行
“我們公司也在申請接入,現在只差最後一步,等最後一家企業客戶辦好貸款卡,就可以接入央行徵信系統,查詢客戶信用記錄了。”深圳中源小貸風控總監安海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按照央行要求,小貸公司必須上報全部業務數據,才能接入徵信系統,而企業客戶辦理貸款卡是必要條件之一。
今年上半年,全國小貸行業新增貸款雖然明顯放緩,但小貸公司數量仍然快速增加。央行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共有小貸公司8394家,比去年底增加555家,貸款餘額8811億元,比去年底增加618億元。
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徵信成為困擾小貸行業發展重要因素。根據公開信息,央行2010年曾下發小貸公司接入徵信系統的具體辦法,但2012年下半年,央行暫停試點,並收回了省級支行小貸公司接入徵信系統審批權。
深圳某小貸公司人士説,缺乏徵信手段對小貸公司風控帶來諸多不便,只能讓客戶自行提供信用記錄,或通過私人關係在銀行查詢,但現在銀行在此方面管理很嚴,通過私人關係已經非常困難。
而中源小貸不過是最新案例。深圳金融辦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今年7月前後,央行已經審批通過深圳第一批23家小貸公司接入申請。
據上述深圳小貸公司人士介紹,第一批通過審批的中安信業已經正式接入,並有部分小貸公司正在接受央行徵信中心驗收。央行深圳中心支行此前回復政協委員提案時也&&,將在第一批接入基礎上,適時上報後續接入機構名單。
實際上,接入央行徵信系統,並非深圳小貸公司獨享的待遇。早在2013年初,央行就已&&明確規定,將有意接入同時具備條件的小貸公司和融資性擔保公司,納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
央行上述政策&&後,多個省份隨即制定了配套規定。公開信息顯示,截至目前,已有湖南、吉林、遼寧、安徽、貴州等十多個省市正式&&執行細則,各地小貸公司也開始批量申請接入。而除了深圳外,上海也有小貸正式接入,首批接入數量達到3家。
間接接入查詢
“接入央行徵信系統之後,就再也不用跑銀行去查客戶信用了。”安海説,對小貸公司而言,接入之後不但可以提高業務效率、降低徵信成本,同時也能有效提升風控水平。深圳此前為此舉行的培訓班,共有55家小貸公司參加。
不過,並非所有申請的小貸公司都能接入。深圳小貸協會秘書長王澤雲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雖然目前實行小貸公司自願申請接入,但在內控、公司治理水平、風控能力等方面,必須滿足央行規定,並通過審核才能接入。
據安海介紹,由於尚在試點期間,央行要求極為嚴格。按照規定,申請接入徵信系統的小貸公司,要逐筆上報借款人、擔保方、貸款金額、利率、貸款卡辦理等全部業務信息,經審核通過後才能接入。在深圳,小貸公司申請接入先由行業協會推薦。
“凡是申請接入的小貸公司,要把成立以來每筆業務的原始信息,全部導入央行徵信系統。央行要求很嚴格,信息錄入不全就開通不了。”王澤雲説,有接入意願的小貸公司直接向央行深圳中心支行申請,無須協會推薦。
不過,各地在具體規定方面有所差異。公開信息顯示,吉林省規定,小貸公司必須經營滿一年,才能申請接入。而據王澤雲介紹,深圳對經營年限、規模、盈利能力等方面則並無硬性要求。
根據央行上述通知,小貸公司接入採用省級一口接入、直接接入、通過商業銀行間接接入、“介質報數-上門查詢”的非網絡接入等多種模式,可以選擇其中一種或幾種。而據王澤雲介紹,目前全國基本上都是採取間接接入的方式。
不同於商業銀行的直接查詢,小貸公司接入央行徵信系統後,將採用間接查詢模式,一是到央行櫃&查詢,二是通過專線以電子方式向央行提交查詢請求,由央行負責查詢並反饋查詢結果。
小貸公司心存顧慮
在千呼萬喚之後,一些小貸公司面對已經正式開放的徵信系統,在是否接入的問題上又心態微妙、猶豫踟躕起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深圳申請接入的小貸公司,尚不及參加培訓數量的一半。
“除了央行審批因素外,不少小貸公司自身還在觀望。”安海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有些小貸公司出於客戶信息保密的想法,擔心接入之後會對業務産生衝擊,對接入央行徵信系統並不熱心。
據安海介紹,一些客戶在銀行和小貸公司都有貸款,而央行要求接入徵信系統的小貸公司業務信息全錄入,但部分銀行擔心客戶涉及高利貸,明文規定凡是在小貸公司有貸款的,一律採取不介入的做法。一些客戶擔心,如果銀行得知其在小貸公司貸款後,很可能會對其停貸,因此希望小貸公司不錄入其貸款信息。
“有些借款人資金並不是特別緊,如果堅持錄入,他們肯定就不貸款了,這樣會造成小貸公司客戶流失,小貸公司寧願不接入,也不願流失客戶。”安海説。
而這顯然與央行的規定有所衝突。王澤雲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作為接入徵信系統的前提條件和要求,小貸公司必須實時錄入每筆業務信息,出現錯報、漏報、誤報等情況,將會面臨央行處罰。
“上報信息存在問題,一旦被發現,先要進行整改,如果整改達不到要求,還會根據具體情況受到一定懲罰,不過具體規定現在還不太清楚。”王澤雲説。
而另一方面,小貸公司違規經營也屢見不鮮。上述深圳小貸公司人士對本報記者分析,熱衷大額貸款、超過規定收取利息等違規行為,也是小貸行業普遍存在的現象,接入之後,這些情況必然暴露出來,從而産生不利影響,也是一些小貸公司不願接入的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