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速度緩慢 煤層氣“十二五”抽採目標難完成
去年抽採量不及目標的20%
2014-10-13    作者:記者 陳忠華 呂夢琦/太原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我國擁有極其豐富的煤層氣資源,但由於多年來各種關係沒能理順,一直無法實現大規模開發。去年,國家專門&&相關政策為煤層氣産業“清障提速”。但記者日前在煤炭大省山西採訪發現,由於相關政策遲遲未得到落實,導致許多煤層氣企業悲觀情緒加重,大規模抽採的積極性不高,抽採目標難以完成。

  開發速度緩慢 “氣荒”短期難緩解

  我國是世界第三大煤層氣儲量國,煤層氣儲量為36.8萬億立方米,與我國陸上常規天然氣儲量38萬億立方米基本相當。然而,目前我國煤層氣開發規模相當有限,開發進度也十分緩慢。記者了解到,無論是從國家層面,還是從企業層面來講,近年來均無法完成煤層氣抽採目標。
  根據我國煤層氣産業規劃,2015年煤層氣産量為300億立方米,其中地面開發為160億立方米,煤礦瓦斯抽採140億立方米,利用率60%以上;我國能源規劃則提出,2015年煤層氣商品量達到200億立方米,但實際推進效果卻差強人意。一些業內人士&&,近年來我國煤層氣地面抽採僅以每年5億立方米的速度增長,井下抽採以每年10億立方米的速度增長,以這樣的增長速度,要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不太現實。
  山西藍焰煤層氣集團總經理田永東&&,目前利用率比較高的是地面抽採煤層氣,但去年全國地面煤層氣抽採量僅為30億立方米,不到“十二五”規劃目標的20%。
  記者了解到,不僅全國煤層氣抽採目標無法完成,中石油、中聯煤、晉煤集團等煤層氣抽採企業也都無法完成既定目標。晉煤集團煤層氣産業局副局長何輝説,煤層氣開發年年定目標,但沒有哪一年完成過,如果政策不加快落實和發力,這種局面很難改觀,煤層氣大規模抽採更是空談。
  近年來,我國對天然氣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屢屢遭遇“氣荒”。為了緩解這種局面,我國每年都要花費大量資金從國外進口天然氣,目前對外依存度已經超過30%。但據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煤層氣産量為30億立方米,僅佔天然氣表觀消費量1692億立方米的1.77%,對緩解全國“氣荒”貢獻不大。相比之下,儘管美國的煤層氣儲量大大低於我國,但開發速度卻遠超我們,美國煤層氣年産量早在2004年就已經達到500億立方米,且已經穩定了10年,目前約佔其天然氣比重達到10%,天然氣已處於供過於求狀態。專家&&,如果不加快煤層氣大規模開發的步伐,我國短期內很難緩解“氣荒”局面。

  老問題遲遲難破解 大規模抽採障礙重重

  記者調查發現,造成煤層氣抽採目標無法完成的原因,主要還是一些“老大難”問題遲遲沒有得到化解。
  一是氣礦權高度重疊,兩權相爭導致企業要麼是想採氣卻採不了,要麼是想採氣卻沒地方。晉煤是全國最大的煤層氣抽採企業,董事長賀天才介紹説,去年公司地面抽採量14.17億立方米、利用量9.8億立方米,分別佔到全國的47.55%和42.24%,但其獲得的煤層氣礦權面積僅佔山西省登記比例0.32%,目前基本上已無井可打,生産規模難以繼續擴大。與此相反,中石油、中聯煤、中石化3家央企掌握了山西99.2%的煤層氣區塊,但幾乎都與煤礦礦權重疊,抽採難度也十分巨大。
  二是售價和補貼標準過低,煤層氣企業嚴重虧損,生産積極性不高。田永東&&,目前每立方煤層氣的抽採成本大約在2元,但售價僅為1.6元,給晉城本地的價格是1元,而財政補貼僅為每立方0.2元,企業處於嚴重虧損狀態。因為價格太低,所以一些企業雖然有大量區塊卻不願多采氣,甚至是圈而不採,山西本省的煤層氣企業由於承擔着為“氣化山西”提供氣源的任務,雖然賠錢,也只能大力抽採。
  三是國內煤層氣抽採技術沒有獲得大的突破,客觀上制約了煤層氣抽採進度。據了解,我國現有技術在中階煤的煤層氣抽採上比較成熟,但在無煙煤上沒有實現技術突破;而且地質破壞比較嚴重,從美國引進的先進技術無法完全適用,大量賦存條件不好的煤層氣資源尚無法抽採。
  為進一步解決這些難題,去年國家能源局和國務院辦公廳先後&&了相關文件加以推進。但記者發現,這些政策遲遲未得到落實,企業也普遍缺乏信心。一些業內人士&&,國家能源局《煤層氣産業政策》&&有1年多了,國務院93號文下發也過去大半年了,至今動靜不大,感覺像“畫餅充饑”,看起來很誘人,卻填不了肚子。希望國家採取硬手段抓政策落地,真正推動煤層氣産業大發展。

  加快落實産業政策 確保能源安全

  我國可供利用的煤層氣資源極其豐富,加快其大規模開發的步伐,既可以降低我國對進口天然氣的依賴,也有利於能源結構調整,治理環境污染。山西省發改委宏觀研究院院長王宏英表示,從美國的經驗來看,影響煤層氣産業發展的三大因素是政策、技術和投資,只有做好頂層設計,加快政策落實,才能夠激發企業的投資熱情和技術創新。
  首先,要盡快提高煤層氣補貼標準和價格。目前0.2元的補貼標準明顯偏低,企業虧損嚴重,只有大幅提高補貼標準和價格,才能真正刺激企業加速開發的積極性。
  其次,要&&具有剛性的措施,推動企業聯手開發煤層氣資源。賀天才&&,儘管國家已經提出要建立煤層氣、煤炭協調開發機制,地方上也開始嘗試性聯合開發,但這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兩權重疊帶來的深層矛盾,最好由政府牽頭組織企業聯合開發,由企業自主協商難以理順關係。
  再次,要通過資金、市場等手段,推動企業建立技術聯合創新機制。何輝説,目前煤層氣抽採技術研發,企業都是各自為戰,不但資金負擔重,而且效果不好,如果由多家企業聯合研發,就可以實現資金、人才、現有技術等資源的共享,加快技術突破。此外,建議着手建設大型煤層氣儲氣庫,避免資源浪費,保證氣源安全。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中石油新疆煤層氣項目爭議不斷
能源局:今年煤層氣利用量將翻番
能源局:加大煤層氣抽採利用扶持力度
煤層氣開發利用提速
能源局:加強煤礦瓦斯防治 加快煤層氣産業發展
 
頻道精選:
【思想】根治地方債須協同好財政金融改革 2013-06-14
【讀書】創新必須是有效的 2014-09-15
【財智】宏源證券包攬9月薦股排行榜正數倒數第一 2014-10-10
【深度】全球場外市場改革曲折中走向深化 2014-10-10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