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煤再遭狙擊 關稅調至3%以上
業內稱短期國內煤市將獲支撐,但供需矛盾依舊
2014-10-10    作者:記者 王璐/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資料圖片
    煤炭“救市”政策組合拳正在一一打出。《經濟參考報》記者9日從財政部獲悉,經國務院批准,從2014年10月15日起,取消無煙煤、煉焦煤、煉焦煤以外的其他煙煤、其他煤、煤球等燃料的零進口暫定稅率,分別恢復實施3%、3%、6%、5%、5%的最惠國稅率。
  業內人士&&,這是我國為減少國內煤炭市場供應、對進口煤實施“狙擊”的又一舉措,加上前期已&&的控制進口煤數量以及質量政策,煤炭進口量減少已成定局,短期內有助於支撐煤市,但從中長期看,這種政策性的引導很難從根本上改變國內煤炭市場産能大量釋放以及下游需求持續疲軟之間的矛盾。
  近十年來,我國對煤炭採取“抑出促進”政策,相關部門在2005至2006年數次調降了煤炭進口關稅,到2008年1月1日所有除褐煤以外的煤炭進口關稅暫定稅率下調為零。2012年1月1日,褐煤的進口關稅下調為零。
  據海關總署統計,從2008年至2013年的6年間,中國煤炭進口量從4040萬噸一躍上升到了3億噸。作為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費國,中國褐煤進口量佔全球貿易量的比重接近95%以上。
  但是,隨着近兩年中國煤炭市場進入“寒冬”,低價進口煤的大兵壓境無疑是雪上加霜。為此,2013年8月30日,海關總署取消褐煤的零進口暫定稅率,恢復實施3%的最惠國稅率。作為煤炭“救市”政策之一,2014年9月15日,《商品煤質量管理暫行辦法》&&,限制劣質煤進口。與此同時,國家發改委會議部署2014年9至12月的煤炭進口4000萬噸,其中主要電力企業承擔減少2000萬噸。
  安迅思煤炭行業分析師鄧舜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今年我國進口煤中動力煤排名前四的國家分別是澳大利亞、印尼、俄羅斯和蒙古,除了印尼因為與我國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可以繼續享受零關稅之外,其餘的主要進口來源國,如澳大利亞和俄羅斯等都將受到此次關稅調整的影響,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進口煤的數量,短期內對減少國內煤炭供應及幫助國內煤炭企業脫困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影響將集中在澳大利亞進口煤上,因為在煉焦煤和動力煤進口中,澳大利亞都是佔大頭,關稅上調意味着動力煤噸煤成本增加20至27元/噸左右,煉焦煤噸煤成本增加20元/噸左右,神華等國內大礦剛剛上漲的15元/噸的價差馬上就消失了。”中宇資訊分析師關大利認為,隨着關稅調整塵埃落定,外礦價格若不調整,進口量進一步下滑基本已經可以確定。
  海關數據顯示,1至8月進口煤2.02億噸,減少5.3%,其中8月進口量僅為1886萬噸,同比跌幅達27%,已經連降六個月,並且降幅進一步擴大。
  不過鄧舜坦言,從中長期看,這種政策性的引導很難從根本上改變國內煤炭市場産能大量釋放以及下游需求持續疲軟之間的矛盾。同時,依靠增加進口關稅來保護國內煤企,也不利於我國煤炭企業在國際市場化的環境下競爭成長。此外,在如此短時間內執行調整關稅措施,還存在着引起國際貿易糾紛的風險。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前11個月煤炭産量由降轉增 進口煤已達2.92億噸
國內動力煤價升破600催熱進口煤
進口煤限制政策修改後有望落地
對劣質進口煤説“不”
張國寶:今年預計進口煤炭1.2億噸
 
頻道精選:
【思想】騰格裏之“疼” 疼在責任人不作為 2013-06-14
【讀書】創新必須是有效的 2014-09-15
【財智】利好政策助攻A股 近看2400遠看2500 2014-10-09
【深度】全球場外市場改革曲折中走向深化 2014-10-10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