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新電改方案&&在即:將允許民資進配售電領域
2014-09-30    作者:    來源:財經國家周刊
分享到:
【字號

    摘要:據記者了解,新電改方案由國家發改委牽頭負責,有望於近期獲批&&。參與本次電改方案討論的人士告訴記者,在徵求意定發電計劃。同時,將允許民營資本進入配電和售電領域等。意見稿中提到推動大用戶直供電,允許發電廠和用戶之間直接制定電價進行交易。


    電力體制改革就像坐了趟過山車。

    近日,一份新的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意見方案已起草完成,並遞交到國務院。據《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了解,新電改方案由國家發改委牽頭負責,有望於近期獲批&&。

    此前,2002年“大一統”的國家電力公司被拆成“5+2+4”電企新格局,電力“一家人”從此歸屬、命運各不同。這場改革,拆分了當時的國家電力公司,提出政企分開、廠網分開、主輔分離、輸配分開、競價上網的電力工業改革方向,要求打破壟斷,引入競爭,建立社會主義電力市場經濟體制。

    堅硬的現實是,這場大改革構想僅僅走到主輔分離便戛然而止——政企分開不到位,廠網分開不徹底,主輔分離形成新壟斷,輸配分開陷入停滯,電網統購統銷,電力調度不獨立,發電企業與大用戶直接交易不順暢,電力市場監管乏力。

    參與本次電改方案討論的人士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在徵求意定發電計劃。同時,將允許民營資本進入配電和售電領域等。意見稿中提到推動大用戶直供電,允許發電廠和用戶之間直接制定電價進行交易。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歐陽昌裕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説:“如果實行,意味着中國電力工業的市場競爭性環節全面放開。”

    僵局

    12年前的改革打破了原國家電力公司集發、輸、配、售為一體,垂直運營、高度集中的格局。中國電力體制實現廠網分離,成立了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兩家電網公司以及國電集團、大唐集團等五大發電公司,以及葛洲壩集團和水利水電建設總公司等四家輔業集團。

    改革激發了五大發電企業以及眾多地方、外資、民營發電企業多家辦電廠的競爭格局。年新增裝機量由改革前的2000萬千瓦增加到近1億千瓦。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上一輪電改緩解了經濟快速發展中長期存在的電力短缺問題。

    遺憾的是,這次改革只解決了發電側的多賣家問題,既定的重要改革任務輸配分開卻沒有實行,區域電力市場建設受阻,電價改革滯後,各利益方激烈博弈,電改陷入進退兩難的僵局。

    指責聲充斥耳郭。發電企業認為電網企業利用交易和調度權利製造了不公平、不公正的電力市場環境。先有煤電“頂牛”造成發電企業虧損導致電荒,隨後又出現“棄風”、“棄光”等新能源並網難及工商企業用電負擔過重等問題。電廠訴求調度獨立,不受制於電網企業。相反,工商業用電戶認為電網獨家賣電是壟斷,剝奪了選擇權,製造了高價。

    矛盾直指電網改革滯後,甚至是國家電網公司的存在。在2002年後的這十幾年內,國家電網公司在原五大區域電網公司的基礎上成立分部,並大舉推動外界爭議頗多的特高壓電網建設。

    這一行為引發原電力部生産司高級工程師蒙定中、原水利電力部計劃司司長吳敬儒等23名電力老專家直接上書國務院,直指電網壟斷,執意建設特高壓,被認為是國家電網公司希望通過特高壓聯網避免將來被按區域拆分的命運。

    國務院研究室綜合經濟司司長范必在一次內部研討會中説,造成這些問題是因為傳統的計劃管理方式仍在延續,電力市場發育不足等原因導致。在他看來,發展電力市場,勢在必行。

    破題

    現在,國家電力改革似乎又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

    “當前電力改革的關鍵在於形成多買家多賣家的格局。”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微博)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説。

    如何實現電力“多買多賣”呢?由於電網是發電企業與用戶之間産品傳輸和市場交易的唯一紐帶,所有市場電力交易和輸配必須通過電網公司。國家電網通過這個渠道控制了電廠和用戶的兩端。國家電網的盈利模式和生存之道,也正是中國十多年來電力體制改革遇到的最大障礙。在現實國情下,關鍵是要取消或弱化電網獨家買賣電的特權,為發電企業與用戶搭建直接交易的“橋梁”。

    最新的消息是,新電改方案提出“四放開、一獨立、一加強”:發電計劃放開,即政府將不再制定發電計劃;電價放開,除了輸配電價由國家核之外,發電廠和用戶之間可以直接制定電價進行交易;配電側放開,新增的配電網,要允許社會資本進入;成立售電公司,允許民間資本進入;交易機構獨立;加強電網的規劃。

    前述可能的改革,都在破除國家電網公司一家獨大的勢力。如售電放開意味着未來賣電不是電網公司一家了,而是多家。“未來發電企業,甚至是電商企業都有可能成立售電公司,賣電給用戶,給予用戶選擇的權利。”歐陽昌裕説。

    這次改革衝擊最大的是電網公司。交易獨立和售電放開後,電網過去的盈利模式將發生重大變化,由吃差價營收變成國家規定的輸配電價。更重要的一點是,現在電網公司上百萬的電力營銷人員需要分流。

    改革對於電廠來看增加了新的盈利模式,可以進入售電端,但是未來可能面臨電價壓力。

    對於用戶來説,改革可能導致未來電價上升或者下降,甚至是動態調整,變成了不可預測的因素。

    儘管上述方案距離外界期待的電力完全市場化機制還有一定距離,但這已經引起了各方的廣泛關注。

    “德國的小夥伴們,配售分開是搞電力系統的人才最好的機遇,德國的繁榮電力市場給了你們助力,沒有比這個時代機遇更令人激動的創新了,中國正在等着你們去改變。” 9月19日,供職於德國東德電網公司調度中心的廖宇在其微信朋友圈寫下了這段話,“如果政策落實,我現在就回國辦售電公司。”

    海潤光伏總裁楊懷進向《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只要政策允許,他將自建西北至東南沿海的輸電線路用以輸送西部難以消納的光伏發電量。而就本次電改方案來看,除了新建配電網外,還很難對社會資本放開。

    歐陽昌裕認為,當前中國電力體制依然面臨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審批太多、市場監管不到位等三個問題需要解決,這也是未來電力體制進一步改革的方向。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電改膠着能源局力推大用戶直購電 廣東先啟動深度試點
各方博弈 新電改方案&&阻力重重
國家發改委急破電改僵局 或推直購電
國家發改委急破電改僵局
電改十二年電價上漲超三成 直購電模式仍難推開
 
頻道精選:
【思想】“吃空餉”是編制管理滯後的體現 2013-06-14
【讀書】中國品牌缺少什麼? 2014-09-26
【財智】雙輪驅動 四大主題分享結構性投資盛宴 2014-09-29
【深度】海南離島免稅店火爆難擋“肥水外流” 2014-09-30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