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産品定價市場化再進一步 棉花試水目標價改
2014-09-23    作者:記者 王曄君    來源:北京商報
分享到:
【字號

  隨着棉花、大豆啟動目標價格試點,我國農産品市場化改革終於邁出了實質性一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昨日在“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和市 場調控”新聞發布會上&&,目標價格改革試點是完善我國農産品價格形成機制的一個重要舉措,下一步試點能不能擴大到其他品種,一切都要看棉花、大豆改革試 點情況。

  棉花取消收儲 定價回歸市場

  “明年將根據國內棉花供需形勢做好棉花進口的相關工作,除發放按照加入世貿組織承諾的89.4萬噸關稅進口配額、滿足紡織配棉等需要外,不再增發進口配額,並引導國內紡織企業多使用國産棉。”國家發改委經濟貿易司副司長劉小南在發布會上稱。

  根據此前發布的《實施方案》,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政策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取消棉花收儲政策。政府不干預市場價格,價格由市場決 定,生産者按市場價格出售棉花。二是對新疆棉花實行目標價格補貼。種植前公布棉花目標價格,當市場價格低於目標價格時,國家根據目標價格與市場價格的差價 對試點地區生産者給予補貼;當市場價格高於目標價格時,不發放補貼。

  這意味着,當棉花市場價低於目標價格時,政府不再像過去那樣高價收儲,而是讓棉農先按市價賣出,然後針對目標價與市場價的差額,由政府補貼新疆棉農。2013年,官方對棉花的“臨時收儲價”為每噸2.04萬元,而今年的目標價格下降了600元。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商務部特聘專家、農業部農産品市場流通專家洪濤&&,雖然目前採取的棉花目標價格較去年收儲價格有所降低,但並不會 影響農民收益,以往的收儲政策需要經過小商販、糧食貿易商、儲備庫等多個環節,往往政策到達農民時已經有所折扣,而目前價格制度直接繞過了中間環節,把錢 補給農民,這樣收益可能會更高。此外,政府以往通過收儲收購了大量大豆、玉米、棉花、小麥等農作物,還需要花費鉅額的財力、物力進行儲藏、拍賣,造成資源 的極大浪費。

  “以前由於國內外棉花差距較大,導致國內紡織業、服裝業原料成本高企,嚴重的削弱了我國紡織業的出口優勢,通過目標價格的推行,棉花價格有望逐漸向國際價格靠近,紡織業成本有望逐步降低,出口競爭力將明顯增強。” 北京東方艾格農業諮詢有限公司研究員馬文峰説。

  收儲制度致農産品價格倒挂嚴重

  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最低價格收購和臨時收儲制度始於2004年,其目的是由國家指定企業進行低價收購,維護市場價格。但近年來由於該政策使得 包括大豆、棉花、白糖在內的不少農産品國內外價差日益增大。以大豆為例,2013年臨時收儲價4600元/噸,而目前美國大豆進口折算到港成本僅4200 元/噸不到,南美豆更低只有4000元/噸左右,收儲價和市場價差高達400-600元/噸;而棉花目前國際市場價1.4萬元/噸左右,國內目標價格為 1.98萬元/噸,差價達到5800元/噸。

  “除了一些只有我國能生産的農産品外,目前國內主要農産品如玉米、食糖、菜籽油、稻米、小麥等都處於價格倒挂狀態,而且由於政府每年提高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國內外差距還有越來越大的趨勢,應該引起警惕。”馬文峰説。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指出,農産品是最基本的消費産品,其價格嚴重倒挂將産生很多不利影響,最直接的就是推高物價,由於國內農 産品價格遠高於國外,將導致民眾生活消費成本上升,而這種成本上升將有明顯的傳導性,進而傳導至各行各業,使通脹水平越來越高,嚴重削弱我國産品的競爭 力,對經濟長期增長也産生不利影響。

  食糖有望成價改下一站

  今年一號文件對玉米、油菜籽、食糖保留臨時收儲,取消了大豆、棉花農産品臨時收儲政策,並正式啟動東北和內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試點。

  周望軍透露,未來中國主要農産品價格大幅高於國外會是常態,為此,會繼續挑選重要農産品實行農産品目標制。目的是盡量拉平國內外市場差價,同時保障農民利益。

  洪濤稱,我國選取的新疆棉花、東北大豆價格試點來看,主要選擇的是一些産地比較集中的農産品,而且這些農産品現在存在的價格倒挂問題比較嚴重。從這些條件來看,食糖很可能成為下一個試點的農産品,目前我國70%以上的食糖集中在廣西,而且價格倒挂問題嚴重。

  卓創資訊分析認為,考慮到小麥、稻米是全國大部分人口的基本口糧,關係到國計民生,而我國的政策是保證“口糧絕對安全”,因此關於稻米、小麥的 目標價格制度試點工作會放到最後一步,在大豆、棉花、玉米價格試點取得一定成效可以借鑒後,國家才會對其進行目標價格制度改革。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發改委力推數十項價改項目
發改委:農産品價改試點是否擴圍目前尚無時間表
天然氣調價能否為能源價改鳴鑼開道
新一輪天然氣價改啟動 非居民存量氣價9月起上漲兩成
在良性互動中形成公交價改共識
 
頻道精選:
【思想】註冊制配套措施要跟上 2013-06-14
【讀書】相關性,品牌唯一的出路 2014-09-22
【財智】空中加油走勢確立 五大信號暗示節前方向 2014-09-22
【深度】民間借貸長期“地下運轉”危及金融生態 2014-09-22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