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8月廣義貨幣(M2)數據打底,市場已經提前預想到13日公布的8月産需數據會繼續減速,但誰也沒有想到放緩幅度有如此之大。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僅6.9%,比2008年11月的5.4%和12月的5.7%略高。
與工業增加值一同公布的,還有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1-8月全國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從數據看,累計投資同比名義增長16.5%,增速比1-7月回落0.5個百分點,低於市場預期。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1.9%,比7月回落0.3個百分點,但是扣除價格因素後實際增長10.6%,比7月還加快了0.1個百分點。
對於下滑的數據,各分析機構普遍認為經濟面臨下行壓力,需要放鬆貨幣予以對衝。“未來房地産投資仍有下行空間,隨着近期人民幣大幅升值,外需改善亦沒有增量,而製造業深陷産能過剩泥潭難以主動加杠桿,經濟只能依賴基建托底。如果不繼續採用定向寬鬆措施穩住基建,經濟增速還有可能繼續放緩。”民生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管清友説。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認為,中國8月實體經濟數據大幅低於市場預期,其中工業增加值同比僅上升6.9%,跌至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實體經濟數據放緩意味着中國經濟增長動能減速超過預期。
但是,也有不少專家&&,在經濟運行新常態之下,部分指標出現波動屬正常,只要就業、物價形勢總體穩定,結構調整繼續取得新的進展,經濟運行就仍在合理區間,貨幣政策也就不可能全面放鬆。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所副研究員原磊則就工業數據點評稱:當前製造業表現總體不錯,尤其是汽車、鐵路、船舶、航空航天等産業,表明製造業結構有所優化。從數據看,現在不需要政策繼續跟進,前期已經加大了對基礎設施、鐵路等領域的建設力度,這些在下半年會起到積極作用。
配合13日數據發布,國家統計局發表署名為“郭同欣”的解讀文章稱:儘管部分經濟指標增速有所回落,但經濟運行穩中有好、穩中提質的勢頭明顯,支撐經濟穩定運行仍具備較多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