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車企壟斷 該罰多少?
2014-08-20    作者:    來源:央視網
分享到:
【字號

  近期,汽車行業反壟斷調查的範圍在不斷擴大,從最開始的路虎、捷豹這樣的豪車,到現在的寶馬、奔馳、奧迪、豐田、本田等中高端品牌都捲入了反壟斷調查的漩渦。不久前,國家發改委確認,正在對奧迪等汽車企業進行調查,並&&近期將開出罰單。這也讓外界開始猜測,中國汽車行業反壟斷的第一張罰單,將會開給哪家車企?又會不會開出一個創紀錄的金額?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沈竹和特約評論員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馬宇、著名財經評論員張鴻共同評論。

  誰將接到汽車反壟斷的第一張罰單?會出現創紀錄的鉅額罰金麼?

  罰單究竟由誰來開?罰單到底會開給廠商,還是經銷商?罰款的金額到底怎麼確定?在監管部門與涉嫌壟斷的汽車企業之間,這些問題,或許仍然在博弈之中。

  就在國家發改確認壟斷調查後的第二天,8月8日,一汽-大眾公開道歉,&&“針對出現的問題,一汽-大眾奧迪已第一時間採取措施,停止了違規做法。一汽-大眾奧迪將誠懇接受國家相關部門對此事的處理,並進一步加強對區域銷售服務業務的規範和管理,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此前,包括路虎、捷豹、克萊斯勒等品牌,已經發出聲明,主動降價。而隨着反壟斷調查的不斷發酵,越來越多的汽車品牌,開始加入降價的行列。廣汽本田宣布,將從9月1日起對部分零部件價格實施下調 。寶馬中國公司進一步下調原廠零部件的批發價格,包括車身、壓縮機、發電機、電瓶和剎車盤等在內的2000余件産品,平均降幅達20%。

  張鴻:我們的反壟斷罰單就跟猴皮筋一樣 彈性巨大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這個彈性特別大,所以大家也沒要去費心去猜,因為你不知道到底罰的這個區域是多少,比如説他涉嫌違規的範圍是哪些?你也不知道到最後罰的時候,它的這個力度,彈性的這個度的把握是多少?因為按照《反壟斷法》的規定,你違反了這規定以後,要罰的金額是多少,上年度相關銷售額的1%到10%。比如説是國家發改委來罰,比如奧迪或者寶馬全國都用這種壟斷的手段了,那我就按照你全國的總公司的一年的銷售額,那就大了去了,那可能都不止18個億,你1%才18個億,10%那可能成180億,所以你算不出來。

  如果是湖北省裏邊有違規的,那就小很多,那可能是這個4S店就某一個售後服務項目違規了,它涉嫌壟斷,那就更少了,可能罰個十幾萬就完了。那你這1到10的這個彈性,它相差的又特別大,10倍。比如你銷售額是100億,那如果罰你1%的話,是1個億,罰10%是10個億,這相差10倍,所以其實就是我們自由裁量權其實相對來説還是比較大的。我們這個跟猴皮筋一樣,彈性是巨大的。

  馬宇:相對來説罰單金額可能較大 但鉅額的可能性不會太大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對首個車企開出的罰單,相對來説可能是較大的一個金額,但鉅額的可能性不會太大。因為現在基本上對它的壟斷行為的判定,或者是危害程度,要考慮很多的因素。包括媒體説的那個,我們可能對同樣一個行為,有的説可能罰18個億,但也可能罰2.5個億,這相差就非常大,但這種推算基本上沒有什麼根據,因為它基本上就是按照你所謂的相關市場銷售額加上一個10或者是1%,就這樣,完全按照我們面上的規定。但是別忘了,還有一些具體操作裏邊,是執法部門是不是根據你這個壟斷行為的延續時間,你要是時間長了,我可能罰的要高一些,要是時間短了,我可能罰的就低一點兒。

  還有一個是你的延續行為,壟斷行為的惡劣程度,有一些東西相對來説,是一種比較惡意的,或者説是長期的實施,那惡劣程度就比較大的。還有對相關企業,或者是消費者利益的損壞,這也是一個考量。另外還有一個,就是包括説執法部門在做反壟斷調查過程當中,你的配合程度。所有的這些都是衡量你到底適用哪一個,1%還是10%?但很多的這些信息,不管是媒體,還是我們普通的觀眾,我們都沒有掌握到這個信息,所以你怎麼樣去算的時候,實際上純粹是猜的。

  張鴻:這幾年反壟斷的罰單都按照1%的底限 天價的可能性不大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大家當然都希望能多罰點兒錢,但是也不要過於樂觀,因為從《反壟斷法》執行這幾年,基本上執行的都是底限,1%。然後很多時候也都不了了之。比如説去年我們比較指明的上海黃金協會的13家店,他們涉嫌壟斷,最初媒體也算説是2.5,有一家最大的是2.5億到25億,1%到10%,2.5億到25億,這是天價罰單了。到最後發現,13家有5家受了處罰,最大的那一家,大家算的是2.5億到25億,結果罰了323萬,然後第二天股市這股票就漲了。包括今年五糧液和茅&也是沿着1%的底限來走,所以天價的可能性不是特別大。

  這些企業還是很聰明的,我覺得他們的法務部和公關部還是研究了中國的反壟斷執行層面的這些標準的。比如説發改委價格監察和反壟斷局的負責人就曾經説過,他説我們罰款的依據是什麼呢?就是有違法情節,有配合調查和整改情況,就處罰輕重,處罰輕重我們最主要的看的是什麼?企業是不是率先降價,是不是主動調查。這就是態度非常重要,坦白從寬,抗拒從嚴,懲前毖後。

  我們基本上以教育為主,今年7月份,發改委實行的規範價格行政處罰權的若干規定,壟斷價格裏也按照這個來執行,它裏邊就沒有量化的標準,自由裁量權相對來説也比較大。它這裡邊第七條就規定,如果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我們就從輕處罰,下列情形是哪個?第一違法行為輕,沒有造成嚴重後果。第二個是,能及時改正價格違法行為,比如説降價。第三個是次要和輔助作用,第四個特別有意思,叫從輕處罰能起到教育作用的,我們就要從輕處罰。但其實很多的反壟斷專家也説,其實我們從法理上來講,整改是你的義務,就是你搶劫,你突然停止搶劫了,那我就不處罰你了,那不對,處罰是另一回事,這是兩件事情,你停止了違法行為,停止了不合理的傷害,這是必須的。處罰那我們另算、單算,而不是減輕你處罰的一個依據。

  馬宇:車企的態度是考慮因素之一 但不是主要考慮的因素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車企的態度應該説是考慮因素之一,但相對來説,不會是主要考慮的一個因素。比如説從你的危害行為的持續時間,包括對競爭者、對消費者的影響,相比來説,你現在採取的一些措施,只是説是對以往錯誤的彌補,執法部門會考慮你現在的態度,但不會説是主要考慮的因素,下罰單更多的還是考慮你此前的一些問題。

  其實目前這個態度裏面要分兩塊,一個就是有一些主動的降價行為,但因為一開始就是一種價格壟斷,提升利潤空間,這裡邊有超壟斷利潤,所以你降價是一個姿態。還有一個,在配合政府調查的時候,你要如實的提供有關的資料,協助政府調查。當然你也提供證據説,我以往也沒有壟斷行為,但是政府在向你調取有關資料的時候,你應該採取一種積極合作的態度。我們也知道,在前邊做調查的時候,實際上有些企業就採取了一些抵觸的行為。

  張鴻:最重要的不是罰單是否鉅額 最重要的是市場的充分競爭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罰單鉅額和非鉅額,它真的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什麼?通過壟斷這樣一個治理,能夠帶來一個市場的競爭,因為壟斷除了對我們消費者帶來影響以外,其實它是限制了競爭。

  其實還有一個問題,把品牌經銷商放在了一個更容易壟斷的位置上。比如説我們的《汽車品牌營銷管理辦法》,其實就是品牌授權制度了。就是一個大的品牌商,你只能授權4S店賣、專賣店賣你的車,這樣他就特別容易限定,我幾個專賣店在這區域限定一個最低價,然後我這個區域不能到那個區域去賣,我就能達成這樣一個壟斷的目的。不過好在我們將在十一的時候,我們就要改了,就要放寬了。也就是説,到那時候我們的整車也罷,配件也罷,就從現在的專賣制度就4S店制度變成超市制度,就是你在任何一個車的賣場裏面,都可能買到任何一個品牌的車,然後你在任何一個汽車配件裏面,商店裏面都可能買到和原廠同制的配件,這樣競爭就會更充分,然後我們消費者才能得到更好的實惠。

  馬宇:壟斷價格的形成非單方面問題 政府的管制水平也有待加強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一定要讓市場充分競爭,經營主體要多元。如果只是這麼一條線,現在的這種模式,就很容易會形成這種不管是縱向壟斷,還是橫向的價格默契,都可能會發生。假如有更多元的經營主體,甚至讓經營商有更大的主導權,還可以跟品牌商談判,這個也很重要,因為以往因為品牌太強勢,從上到下,全國怎麼經銷,一直到區域所有的銷售、價格制定,他都是非常強勢的給你制定的。而作為一個分銷商、經銷商,是沒有資格去跟他談條件的。但這裡邊實際上也可以通過競爭,加強經營主體,就是經銷商的談判權,因為對經銷商來説,他也希望盡量的擴大銷售,價格低可以讓他更多的佔有市場,他也有這種衝動。所以也可以把這個力量調動起來。

  另外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是,就是政府下一步的任務執法,或者其他方面也必須要改進。因為現在汽車市場的壟斷,包括壟斷價格的形成,實際上不是純粹的一個方面的問題,也存在一些其他方面,包括我們在反壟制度建設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還有在相關有些行業裏邊,我們的政府管事還不是很到位的問題。所以整個下一步政府有關的法律法規建設,包括政府的這種管制水平的提高,也有待要加強。

  馬宇:要從源頭上去解決壟斷問題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實際上要是真正解決壟斷問題,實際上不單單是依靠《反壟斷法》,或者政府對反壟斷的調查,還有個最重要的,實際上就是從源頭上去解決這個問題,實際上就是我們説的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這樣你是給各個經營主體創造很好的條件,對消費者的選擇……

  《央視財經評論》 20140815 車企壟斷 該罰多少?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近期,汽車行業反壟斷調查的範圍在不斷擴大,從最開始的路虎、捷豹這樣的豪車,到現在的寶馬、奔馳、奧迪、豐田、本田等中高端品牌都捲入了反壟斷調查的漩渦。不久前,國家發改委確認,正在對奧迪等汽車企業進行調查,並&&近期將開出罰單。這也讓外界開始猜測,中國汽車行業反壟斷的第一張罰單,將會開給哪家車企?又會不會開出一個創紀錄的金額?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沈竹和特約評論員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馬宇、著名財經評論員張鴻共同評論。 (《央視財經評論》 20140815 車企壟斷 該罰多少?)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埃博拉病毒,如何防治?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豬肉雞蛋價格還會上漲嗎?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根治微信“神帖”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養豬咋成了賠錢買賣?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為什麼那麼多資金突然進場?
 
頻道精選:
【思想】鄉鎮政府高負債率是個危險信號 2013-06-14
【讀書】當資産管理與移動互聯時代碰撞 2014-08-20
【財智】調整後向上趨勢不改 高點將在四季度出現 2014-08-18
【深度】"天價"煙酒充斥國企培訓中心 整頓不過"做樣子" 2014-08-20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