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不動産登記成熟時便是房産稅開徵日
2014-08-18    作者:葉檀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字號

  不動産登記不一定是推出房産稅的響亮雷聲,卻能夠讓中國房地産市場的非投資需求水落石出,讓市場現出真身。

  8月15日,《不動産登記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發布。徵求意見稿要求建立統一的不動産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台,各級登記機構信息納入統一基礎平台,實現信息實時共享;並要求不動産登記機構、不動産登記信息共享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應當對不動産登記信息保密。

  不動産登記全面推開勢在必行,根據不動産登記數據,未來中國最大的不動産登記法律權屬明確,合法物權得到保障,同時,企業、個人物業可以進入金融領域盤活資産。

  目前房地産市場預期下行,與反腐有一定關聯,有些人寧可握有境外股權、債權,也不願擁有境內的房地産,大量拋售套現加劇了市場的不平衡。東部某省人民檢察院反貪污賄賂局的一位領導對《華夏時報》&&:“現在處理有關政府官員、企事業單位領導的腐敗案件,一旦有查處對象,先查個人房産和財産,個人及親屬名下的住宅套數、面積、戶型、來源、來源的合法性都將徹查,執行力度大大加強。”不動産難以搬動、難以套現,種種劣勢盡現於此。這不是停止反腐的理由,如果反腐導致市場下行,説明此前市場過於畸形。

  不動産登記提升了房産稅預期,對房地産市場影響卻並不明朗。不動産登記成熟後,房産稅必定會推出,從理論上説,越是投資性房産、非自住性房産,房産稅越高。

  以美國為例,紐約、舊金山等地豪宅房産稅較高,而那些旅游勝地的房産房産稅更高,能在旅游景區買得起第二套房、支付得起高額費用的人,都是美國的巨富階層,這樣的人理應為地方公共教育、醫療多作貢獻。中國要擺脫土地財政,未來的道路與此相似,這就意味着踮起腳尖能夠買得起旅游地産的人,會選擇觀望,這對於高端投資性的旅游地産是一大打擊。

  今年3月,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要用4年左右時間,運行統一的不動産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台,實現不動産審批、交易和登記信息實時互通共享以及依法查詢,形成不動産統一登記體系。這並不意味着房價在4年內會平穩,反而意味着房價在4年內會震蕩不已,購房者手上捏着錢,心裏在打鼓。在預期偏向負面時,通常的選擇是,剛性需求的人會等待性價比最好的房子出現,投資客會選擇繞道而行,等到水落石出之後再定奪。

  政府依然握有預期決定權,房地産市場是大幅下挫,還是平穩落地,降落傘在政府手中。政府可以明確徵稅門檻,首套房不徵房産稅,或者第二套房不徵房産稅,在旅游地居住養老的老人,不必繳納房産稅。

  中等收入人群中財富的大部分以房産形式存在,一旦房地産成為負資産,中國中等收入人群可能在一夜之間被消滅。根據西南財經大學經濟與管理研究院院長甘犁在“2014中國財富管理高峰論壇”的表述,“中國家庭資産的分佈非常的不均,最高資産10個百分點的中國家庭擁有63.9%的資産”,這部分家庭應該以稅收的方式對社會做更大的貢獻。未來,這部分家庭繳納的稅收最多。

  中國家庭資産增長,中等收入人群增長,房子增長速度超過了其他資産,中等資産家庭房産貢獻非常大。從2011到2013年,中國家庭資産增加19.6%(未經CPI調整),其中,房産增加了26.8%,房産是資産增長的核心。資産排在30%和70%之間的中等資産家庭,由於房地産因素,資産升值。有數據顯示,房産在總資産當中比例的排序最高的是北京,北京市民當中總資産83.8%是房子,這是極高極高的資産比例,而上海是76.5%。如果向這部分中等收入人群徵收重稅,毫無疑問,中國的中等收入人群將遭受巨大打擊。

  未來徵稅門檻明確,居民手中的不動産可以作為抵押物,修改相關法律條款,三農貸款難、小微企業貸款難等現象會有一定緩解。

  成也房地産,敗也房地産,房地産徵稅改革必須伴隨中國中等收入人群的崛起,必須使中國財富分配等更加合理,使民間投資更加活躍,而不是相反。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推進不動産登記, 須保護土地使用權
不動産登記暫行條例"四解":"倒逼"力量有多大
不動産登記:改革突破的“敲門磚”
不動産登記倒計時 溢出效應待考
不動産登記暫行條例意見稿發布
 
頻道精選:
【思想】中國反壟斷調查不存在恐嚇性 2013-06-14
【讀書】周鴻祎 用互聯網思維寫書 2014-08-18
【財智】巨虧馬鋼海外1.1億收購 抄底恐成背包袱 2014-08-15
【深度】跨國車企鑽政策漏洞通吃上下游産業鏈 2014-08-18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