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稀土佔市場流通量一半以上
業內稱黑稀土屢禁不止背後存官商勾結
2014-08-11    作者:記者 楊燁 任會斌/包頭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資料圖片
  一邊是工信部重拳打擊,另一邊是黑稀土在市場上氾濫、屢禁不止。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巡視員、稀土辦公室主任賈銀松在日前舉行的第六屆“中國包頭稀土産業論壇”上痛斥了黑稀土猖獗對於市場的破壞,並直指黑稀土屢禁不止背後正是“官商勾結”在作祟。
  多位接受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對記者稱,目前市場上流通的稀土中,估計來源不明、非生産指令性計劃外的黑稀土已經超過一半以上。
  “一些人估計,目前中國國內非法生産的稀土産品總量,可能有三四萬噸,甚至可能跟合法産品的産量差不多。”一家大型稀土企業的負責人憂心忡忡地説。
  一位稀土業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勾勒了黑稀土“洗白”過程,大量低價流入黑稀土通過冶煉分離廠製成氧化物,再由貿易商收購,開具增值稅發票,讓其身份慢慢合法化,然後倒手再賣給下游加工企業。
  上述人士對記者説,上半年以來,市場低迷使稀土價格非常低,如果按照目前的資源稅來徵收,稀土每噸都要虧2萬塊錢以上,相反“不帶票”的稀土採購價格低,無論開採環節和中游的冶煉分離都可以輕鬆獲得可觀的利潤,而對於下游企業而言,一方面充足的供應量,另一方面成本也可以節省很大一截。
  “實際上目前參與購買黑稀土的企業數量,遠遠比官方知道的多,而在虧損壓力下,很多正規的稀土企業也開始偷偷採購一些“被洗白”的黑稀土。記者了解到,如果嚴格按照國家指令性計劃生産,稀土從上游到下游的企業普遍面臨“吃不飽”的問題,閒置的産能也就成了消化非法開採的稀土礦的最好渠道。
  在賈銀松看來,黑稀土猖獗除企業受利益驅動外,更為重要的是“官商勾結”。“在去年江西贛州市安遠縣案件的處置中,縣委書記、管工業的常委和副縣長兼公安局長都被查處,進行了刑事判決。這件事的啟示是黑色利益鏈的背後是官商勾結,因為南方礦的開採在深山老林裏,不法分子從注液到回收,最快也得耗時兩個月,一系列配套,沒有當地官員的配合,這個事幹不成。”賈銀松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
  “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們稀土産品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稀土産品價格下降,而黑色利益鏈又是價格下降的主要因素。”賈銀松接受記者採訪時坦言,非法盜採、無計劃生産時有發生,而且形成了集開採、生産、流通、走私為主體的黑色利益鏈條,嚴重擾亂市場秩序,導致稀土産品價格的大幅下降。另外,稀土行業管理的法律法規不健全,也導致對稀土開採、生産和流通環節的違法違規行為治理面臨障礙,難以治本。
  “和2012年6月前後出現的最近一次價格高峰相比,去年許多稀土産品的價格下跌了近70%,而且低迷至今。”中國稀土學會副秘書長張安文説,“一些稀土企業存在違法違規經營行為,是導致稀土市場低迷的重要因素。”
  賈銀松告訴記者,為了嚴格落實屬地監管責任,督促地方堅決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稀土監管下一步還將加大幹部問責力度,對有關部門和幹部監管責任不落實、官商勾結和違規審批項目等行為進行問責。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中國稀土行業面臨整合
“黑稀土”屢禁不止 白雲鄂博現盜挖稀土“黑口子”
多部委將聯手打擊“黑稀土”
“黑”稀土竟有合法發票 監管缺位致正規企業利益受損
寧夏徹查中寧縣非法稀土企業違法生産
 
頻道精選:
【思想】“食品召回”應避免“打太極” 2013-06-14
【讀書】改革説到底就是要去掉某些"中國特色" 2014-03-27
【財智】"烏龍指"成絆腳石 光大證券跌出三"痛點" 2014-08-08
【深度】美歐揪住微軟壟斷“前科”不松手 2014-08-08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