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震烈度速報和預警工程正在籌建
2014-08-07    作者:高偉 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網
分享到:
【字號

    8月6日,中國政府網針對雲南魯甸日前發生的6.5級地震災害舉行在線訪談。中國地震&網中心主任潘懷文就相關問題進行解答。
   
    針對《經濟參考報》記者提出的“地震災害發生時的預警問題以及我國當前預警和監測技術”等問題,潘懷文解釋説,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後,我國已經把地震預警提到議事日程,當前正在籌備建設國家地震烈度速報和預警工程。

    “將在預定區域建設比較密集的地震&網,該&網要能滿足地震預警、地震參數速報、烈度速報、地震科學研究等多種用途”。潘懷文&&,還將建設有高度可靠、準確測定地震預警自動化的處理系統,將産出多種應急産品,以及多種用途的實時信息發布系統。

    “建設地震預警系統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既有技術手段,也包括社會管理方面的工作”,潘懷文説,比如誰來發布預警,預警信號如何得到,得到預警信息之後如何採取一些直接、不需人工干預的自動化的減災行動等。目前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已經有了一些成功先例可供我們借鑒。

    潘懷文&&,此次雲南魯甸地震發生區域人口稠密、地震震級較高,此外由於震區交通不便影響了救援工作。

    潘懷文最後&&,中國大陸整體上處於地震多發區域,但是當具體到某個局部地區時,地震仍然是小概率事件。我們要做的就是政府加強監管,確保把抗震能力的要求落到實處,一旦面臨地震時經得住考驗。對於一些重大設施,比如大型生命線工程的建設,還需要做一些專門的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各方持續捐助雲南地震災區
雲南魯甸地震已致175人死亡181人失蹤
探訪吉林松原地震災區重建備春耕
日本地震保險體系緩衝巨災損失
政府市場合作 日本地震保險體系緩衝巨災損失
 
頻道精選:
【思想】房地産業腐敗“籠子”內外都要嚴管 2013-06-14
【讀書】新一代創業者和金融家進入社會主流 2014-08-05
【財智】新麗傳媒IPO欲解資金饑渴 2014-08-01
【深度】“官賴”玩“躲貓貓”嚴重透支政府信用 2014-08-06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