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現場]人畜飲水緊張 死庫容被迫啟用
河南部分地區抗旱見聞
2014-08-04    作者:記者 張興軍 馬意翀/鄭州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冒着30多度的高溫,《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來到河南寶豐縣鬧店鎮後李莊村。目光所及之處,成片的玉米、煙葉長勢參差不齊,有的已卷葉枯焦。路邊的一處玉米地裏,兩名農民工正開動拖拉機,利用鐵架和鉤機打撈水井中的磚塊和淤泥。
  24歲的趙曉光介紹,入夏以來持續高溫乾旱,很多以前能用的機井都出不來水。沒辦法,縣裏開始了淘井行動。以自己所在的兩人組合,每天最快可以淘2眼,目前為止已經淘了100多眼了。
  寶豐縣抗旱服務隊隊長任曉培告訴記者,全縣有機井4000多眼,因連續三年大旱,已有2200多眼出水不足。今年縣財政拿出700多萬元經費,計劃給600多眼機井清淤,新打40眼機井。“地下水位下降太厲害,比去年低了5到6米,越打越深,現在普遍深度都在60米到130米左右。”
  在不遠處的周莊鎮劉灣村,村民崔建軍正在給10多畝紅薯苗澆水。他説,紅薯是耐旱作物,輕易不用澆。“今年旱情太嚴重,再不澆葉子用火就點着了。但是井裏水太少,只能用細管子抽,估計澆完得兩三天時間。”
  記者注意到,由於持續乾旱,一些地方播種的秋玉米沒有出苗,有的甚至因墑情不足而無法播種,留下了成片的“白茬田”,絕收在所難免。在省道南石線一路向西,兩側丘陵四百餘畝耕地裸露,地面除了夏收後淺淺的麥茬,見不到一絲綠色。
  面對持續發展的旱情,7月26日河南首發乾旱橙色預警。有關監測顯示,截止7月25日,全省47%的縣市氣象乾旱達到重旱等級,17%的縣市達到特旱等級。全省受旱秋作物已達1300多萬畝。河南省水利廳有關人員介紹,當下正是酷暑時節,蒸發量大,目前作物受旱面積每天仍在以新增上百萬畝的速度在蔓延。
  除了不斷蔓延的農作物旱情,在一些城市和偏遠鄉村,人畜飲水也陷入臨時性緊張局面。
  在寶豐縣周莊鎮上王村,溝渠池塘乾涸龜裂,五個手指都能插進裂縫。一台應急送水車停在村口。54歲的村民組長王書義&&,因為乾旱,村裏600多畝玉米沒種上,1300口人的日常用水主要靠外面送。“鎮裏安排專人專車,每天一家三到五桶水,一天一送。”
  在擁有上百萬人口的平頂山市,從6月2日起,城區對包括洗浴在內的特種行業實施停水,並全面啟用各類自備井。7月9日,市政府發布三級抗旱應急響應。
  平頂山市水利局副局長王保貴介紹,早在5月底,水利部門就已從外面引水到市區唯一的水源地白龜山水庫。但兩個月過後,水庫水位仍然降至97.37米,低於死水位0.13米。為保證城區用水,目前在全省首次啟用水庫的死庫容300多萬立方米。
  “截止7月下旬,全市已有24.9萬人、3.8萬頭大牲畜出現臨時性飲水困難。”王保貴説。
  平頂山城區鬧水荒並非孤例。因為高溫和管網供水能力不足,鄭州市日供水缺口達20萬立方米。自7月21日起,自來水公司被迫宣布全城降壓供水,成為60多年來的首次。
  白龜山水庫管理局局長魏恒志告訴記者,對於首次啟用死庫容的水庫來説,除了努力做好水源調度,保證城鄉用水安全外,水庫工程的安全運行也是前所未有的考驗。
  “死庫容是水庫在正常運行下所允許保留的最低庫容。非特殊情況一般不能動用。為了保證城區供水,白龜山水庫被迫啟用死庫容,未來如果持續沒有降水,可能還要再次啟用。”魏恒志説,“水位不斷降低後,長期在水面下運行的壩體裸露在外,經過風吹日曬,有的開始乾裂,如果突然來一場強降水,對工程安全將是極大考驗。”
  記者沿平頂山白龜山水庫大壩一線看到,昔日萬頃碧波、水天一色的景象早已不復存在,水面大幅縮減,大壩護坡和部分庫底清晰可見,岸邊裸露土地長滿荒草、堆放砂石料,船舶擱淺。
  “現在水庫見底,河道斷流是多年累積的結果,作為一個農業大省和城鎮化加速期的人口大省,一再發生的旱情就像亮起的‘紅燈’,不斷提醒人們思考如何保證未來糧食生産、城鎮化擴張過程中的水安全防線。”河南省水利廳防汛抗旱督察專員石海波説。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復牌提示:宏源證券控股股東擬增持5%股份、蒙草抗旱擬定增不超4800萬股、得潤電子擬定增募資3億、輝豐股份擬每10股配售3股,今起復牌
豫遭遇三季連旱 全省抗旱保麥播
蒙草抗旱發起“小草行動”改變草原生態
中石油調配6萬多噸成品油助湖南抗旱
科學抗旱保收成當務之急
 
頻道精選:
【思想】經濟責任審計讓權力賬單陽光化 2013-06-14
【讀書】投身互聯網下一波潮涌 2014-08-01
【財智】新麗傳媒IPO欲解資金饑渴 2014-08-01
【深度】全球食品供應鏈監管難在何處 2014-08-01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