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連陽讓滬指創出了年內新高,而A股市場風格的轉變,也讓基金7月份的表現出現大逆轉:價值型基金憑藉7月的優秀表現實現逆襲,而成長型基金則由於跌幅較大,在業績排行榜上直線下滑。
藍籌風格基金領漲
據WIND數據顯示,7月以來截止28日,業績漲幅領先的均為價值型、偏藍籌風格的基金,其中漲幅排在主動偏股基金第一位的是長信金利趨勢,漲幅為13.8%。據日前披露的基金二季報顯示,該基金二季度末重配的行業為製造業、金融業、房地産業,佔凈值的比例分別為56.23%、15.73%、7.20%。而7月以來漲幅最高的正是房地産板塊和金融板塊,兩大板塊的總市值加權平均漲幅分別為12.47%和9.4%,分列兩市第1和第2位。這與今年上半年的行情有明顯不同,上半年這兩個板塊均為下跌,漲幅最高的則為TMT,但進入7月之後TMT出現在跌幅榜前列。同時,長信金利趨勢基金還重配了多只有色金屬個股,如中金嶺南、馳宏鋅鍺、雲南銅業、雲鋁股份,近期漲幅也較大。
7月以來,華寶興業資源優選、鵬華價值優勢、華安行業輪動、招商大盤藍籌等8隻基金漲幅也超過10%。這些基金均為偏藍籌風格的基金,二季度均重配金融、採礦、地産等,上半年業績表現均處於同類基金中下游。
對比價值型基金的揚眉吐氣,成長型基金轉而墊底。興全輕資産、興全有機增長、華寶興業服務優選、富安達優勢成長、廣發輪動配置領跌,跌幅分別為7.87%、7.76%、7.50%、6.29%、5.90%。中郵戰略新興産業跌幅也達到3.58%,排在月度跌幅榜前列。
成長風格排名滑坡
成長型尤其是重倉創業板的基金則遭遇滑坡。
上半年收益還排在第二位的興全輕資産,由於7月份凈值出現7%以上的下跌,令其今年以來的業績如海綿擠水般瞬間縮至14.82%,繼被中郵戰略新興産業奪走股基第一的位置後,又被天弘永定成長擠下了第二的座次,目前排名已跌至股票基金第17位。其同係基金興全有機增長也沒有逃脫下跌命運,7月份凈值同樣下跌7%以上。興全有機增長目前已跌至混合型基金第8位,收益也已經縮至13%。
浦銀安盛係基金則出現了更大幅度的下滑。上半年還排在同類基金前10位的浦銀安盛消費升級、浦銀安盛精緻生活、浦銀安盛新興産業均被甩至混合型基金20名以後,三隻基金7月以來的跌幅分別為4.28%、3.99%和4.46%。
特別是富安達策略精選,上半年該基金排名還處於混合型基金第46名,由於7月其凈值急轉直下大跌6.41%,該基金竟被甩至同類基金200名以後。二季度末,該基金重配製造業和信息技術板塊,佔比分別為39.14%和28.98%。
股基座次大亂
正是由於7月份兩種配置風格的基金境遇出現明顯反差,使得今年以來的基金業績排行榜座次大亂。
憑藉餘額寶大熱的天弘基金旗下股基終於有所表現,天弘永定成長以23.28%的凈值漲幅名列股票基金第2位,僅次於中郵戰略新興産業34.43%的漲幅。這主要得益於該基金7月收益的大幅提升。上半年該基金漲幅為11.89%,而7月份以來該基金已上漲10.18%,使得該基金排名迅速提升。而近幾年來該基金錶現都較為平淡。
二季報顯示,天弘永定成長重配製造業、農林牧漁和公用事業板塊。其重配的個股中,正邦科技7月以來漲幅超37%,*ST民和、皺鷹農牧、聖農發展等漲幅也超過10%。
與天弘永定成長類似,工銀瑞信金融地産也憑藉7月9.46%的凈值漲幅衝到了同類基金前列,今年以來累計漲幅超過20%,排在股票型基金第四。月度漲幅最高的長信金利趨勢的排名則由上半年的第195名爬升至股票型基金前25名以內。
混合型基金中,華商大盤量化、中歐價值智選回報、諾安靈活配置、招商優勢企業也憑藉7月的不俗表現躋身同類基金前10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