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尚未駛出“三期疊加”航道
2014-07-30    作者:楊春南 王凱蕾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上半年的經濟數據表明,中國尚未駛出結構調整陣痛期、發展轉型減速期、大規模刺激消化期“三期疊加”的“危險航道”。亟須在一些關鍵環節厘清思路,把準脈搏,精準治療,才能讓中國經濟之船平穩較快航行。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經濟總體平穩,但其中隱憂不少:
  一是進出口形勢堪憂。一季度,我國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1.0%,上半年,進出口增速由負轉正,同比增長1.2%。儘管形勢有所好轉,但從進出口占全國四分之一強的廣東看,上半年進出口總額為4721.5億美元,同比下降14.9%,下半年情況依舊不容樂觀。
  二是房地産前景不明。上半年,我國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16.4%,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分別下降6.0%和6.7%,房地産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同比下降5.8%,商品房待售面積同比增長24.5%。房地産市場的不景氣拖累與房地産相關的建材、傢具、運輸等其他部門,對中國經濟將産生不利的影響。
  三是資本出逃擔憂上升。在當前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優勝劣汰加劇,部分企業可能面臨被兼併或消亡的威脅。而且,下半年隨着美國經濟的持續復蘇,通脹水平將反復考驗美聯儲設定的2%預警線,對美聯儲加息預期將不斷升溫,一些區域很可能會再次出現資本外逃情況。
  四是地方債務仍存隱憂。截至2013年6月末,地方性政府負有償債責任的債務已過10萬億元,2014年和2015年將是地方債務集中還款期。在宏觀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土地市場交投趨於冷清背景下,地方政府對土地出讓金及房地産稅收的依賴將不再可靠,一些地方可能出現財務危機。
  當前,隨着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增強,以及結構調整行至深水區,“三期疊加”可能導致的風險將進一步加大,有關方面亟須厘清思路,理性應對。
  其一,逐步實現房地産“軟着陸”。要保持當前房地産市場穩定,一個重要因素是銀行的貸款政策和貸款意願。一些專家認為,針對房地産市場的適度寬鬆個人信貸政策和因地制宜的調控措施,既可以保證大多數房地産企業不至於陷入資金鏈斷裂,也可以保證不會再度出現房價飆漲局面。
  其二,結構調整有度,強化小微企業扶持。轉型升級必須堅持不懈地抓下去,但産業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因此,如何保證中國經濟運行長期處於合理區間,如何在穩增長中實現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考驗政府執政智慧。
  從當務之急看,當前防範經濟衰退的重點應在於加大小微企業扶持力度。不少專家都提出,當前企業稅負相當繁重,儘管國家和地方&&了一些有利於小微企業發展的措施、辦法,但在實踐中效果並不大,小微企業稅負並沒有真正降下來。
  其三,加大開放,用好港澳因素。在前海、橫琴與港澳的合作中作進一步的傾斜,對於保證港澳因素在中國下一步發展中的活躍度將起到積極作用。
  此外,必須剎住地方政府性債務無序擴張勢頭,區分債務情況實行差別化管理,嚴格把地方政府性債務分門別類納入全口徑預算管理範圍,杜絕出現局部性風險。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中國經濟依然面臨“下限保衛戰”
以政策理性應對中國經濟的艱難時刻
社科院:未來五年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下調至6%-8%
中國經濟將出現四大“新常態”
“三期疊加”之下宏觀政策微調為主
 
頻道精選:
【思想】取消樓市限購能“救市”? 2013-06-14
【讀書】寓繁於簡,以簡馭繁,其實功夫很深 2014-07-29
【財智】基金業遭遇“小時代”之痛 2014-07-25
【深度】商超巧立名目亂收費被指“雁過拔毛” 2014-07-29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