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日公布的滙豐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達到52,較上月終值大幅回升1.3個百分點,明顯好於市場預期,創下18個月新高。該指數至此已連續4個月回升,並於6月重回榮枯線上方,近兩個月回升幅度尤其明顯。隨着近來公布的上半年及7月當月經濟數據走強,近日已經有多家國際知名投行上調了對中國三季度乃至全年經濟增長預期。 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分析稱,7月滙豐PMI初值進一步回升,新訂單和新出口訂單增幅擴大,就業和價格指標繼續回升,庫存量比上月稍有增加。隨着前段時間保增長措施繼續生效,中國經濟在7月持續好轉,政策繼續保持適度寬鬆以穩定增長。 “滙豐PMI顯示未來幾個月經濟存在良好的增長勢頭。考慮到新訂單指數和新出口訂單指數都繼續高於50,購買的數量增加,成品庫存減少,可以説當前製造業再次出現了去庫存化的跡象。還需要注意的是,PMI也可以反映出市場的情緒,説明隨着中國政府的一系列支持政策,金融市場的信心已經有了明顯改善。預計第三季度的經濟環比增長速度也許比第二季度的2%還要快一些,同比增速則有望達到‘7.5%左右’這一年度增長目標。”美銀美林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陸挺點評稱。 陸挺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由於中國政府不斷表明要達到“7.5%左右”經濟增長目標的決心,微刺激政策也不斷&&,我們決定提高2014年年度經濟增長預測,從7.2%上調至7.4%。我們預計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經濟同比增速均為7.4%,更準確地説是介於第一季度的7.4%和第二季度的7.5%之間。儘管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長可能面臨阻力,但是政府將保持微刺激。 而早在21日公布7月PMI初值之前,滙豐就已經將中國第三季度和2014年全年的經濟增速各上調了0.1個百分點,分別至7.4%和7.5%。 此前,花旗銀行、澳新銀行等國際投行同樣上調了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花旗在報告中稱,將中國2014年GDP增長預期從7.3%上調至7.5%;將中國2015年GDP增長預期從7%上調至7.1%。澳新銀行認為,由於近期一系列穩增長政策的推出,將2014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從7.2%調升至7.5%。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陳彥斌對《經濟參考報》記者&&,2014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態勢低迷,在政府相繼&&的微刺激政策的推動下,再加上歐美經濟復蘇促使外需逐步好轉,經濟增長出現底部回升的微弱跡象,但是復蘇勢頭並不穩固。一是經濟回升勢頭主要源自微刺激,並未呈現全局性與內生性;二是經濟指標的反彈一定程度上是由於價格波動、基數因素以及數據質量改善所導致的;三是當前的經濟增速趨緩,不是中國所獨有的現象而是全球所共有的現象,不是中國的短期性現象而是長期性增速趨緩現象,因此短期內經濟增速難以出現穩固的反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