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政部17日數據顯示,上半年納入統計範圍的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同比增長,但近1/3的中央管理企業和近一半省份的地方國有企業利潤總額負增長或虧損。 “今年我們企業感覺到經營確實困難。”一央企負責人對《經濟參考報》記者&&,儘管經濟部分企穩,但下行壓力仍然很大,對於近2/3都存在産能過剩的央企而言,隨時都面臨着市場和經營環境惡化的風險。此外,三角債、存貨高企等問題也不容忽視,再加上國有企業普遍包袱比較重,中央企業現階段的運行質量不容樂觀。 數據顯示,1-6月,中央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8942.1億元,同比增長9.9%。地方國有企業3269億元,同比增長6.2%。但與此同時部分行業狀況仍堪憂。財政部&&,國有煤炭、化工、紡織等行業實現利潤同比下降明顯,鋼鐵、有色全行業仍處於虧損狀態,而這些企業在央企利潤中佔有較大比重。 以煤炭行業為例,煤炭類上市公司一季報財務數據簡直催人淚下。WIND統計數據顯示,按照申銀萬國行業分類,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41家煤炭類上市公司共計實現營業收入1858.60億元,同比下滑13%;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7.84億元,同比大幅下滑31%。41家上市公司中,有36家營業收入同比下滑,佔比87.8%;有35家凈利潤同比下滑,佔比高達85.4%;另有包括國投新集等在內的10家上市公司一季度出現虧損。以神火股份為例,2013年一季度,該公司實現凈利潤8965.15萬元,而到了2014年一季度,該公司則虧損了1.83億元。 與此同時,截至目前,兩市已有包括冀中能源在內的19家煤炭類上市公司公布了2014年中報預告,其結果更是慘不忍睹:19家上市公司中,僅有兗州煤業預計扭虧,永泰能源、四川聖達預計凈利潤增長,其餘16家上市公司凈利潤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包括西山煤電等在內的5家企業預計凈利潤將下滑50%以上。 以鋼鐵行業前五個月情況來看,納入鋼協統計的88家重點大中型鋼廠中仍有26家虧損,虧損額達到89.31億元,最具代表性的産鋼500萬噸以上的鋼廠來看,1至5月份統計的企業利潤為33.27億元,銷售利潤率僅為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