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院參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譽所長夏斌在日前舉行的“金融市場改革與監管國際研討會”上做了題為“中國金融市場的發展與監管”的主旨演講。他回顧了中國金融市場的發展歷程,並針對當前的改革提出了三項原則建議:中國金融改革不能簡單照搬西方,需考慮自身的特點;中國金融的整體發展需要多部門協調推動;中國金融開放與改革需要有金融調控監管能力作保障。 夏斌指出,中國的金融改革要成功絕對不能簡單照搬西方的教科書,需考慮自身的特點。“美國發生百年一遇金融危機,當代西方經濟學預測不了,集體失語。現在都在反思當代經濟學。香港《南華早報》登載,最近19個國家的大學經濟係聯合抗議,呼籲改革現在的經濟學教育,因為現在經濟學教的一些東西太脫離實際跟現實沒關係。所以,不要迷信權威,也不要迷信當代經濟學、主流經濟學,新舊曆史學派、制度學派、新發展經濟學、奧地利學派等非主流學派裏面,同樣有閃亮的東西可以吸取,關鍵是看我們如何總結歷史,貼近現實,去怎麼融合,怎麼比較。金融改革也是同樣道理,需考慮我們自身的特點。 比如,有人説美國怎麼做,英國怎麼做,中國就應該怎麼做,人家直接融資比例高,間接融資比例多低,我們應該發展直接融資,這個話的原則是對的,但是我們做的過程中不完全是這樣。還有,按照市場規律、按照教科書講的內容,我們應該實現利率市場化,但是現在又不敢利率市場化。“因為我們其他的改革沒有到位,地方政府的改革沒有到位,國有企業改革沒有到位,‘僵屍企業沒有及時出清’,過快的利率市場化不能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反而會帶來資金瓶頸,融資成本高企。” 夏斌&&,中國金融的健康發展,金融事業的整體前進,需要幾個部門同時協調推動。 據悉該論壇由中央財經大學國際金融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歐洲經濟政策研究中心(CEPR)和日內瓦國際關係及發展高等學院聯合主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