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地亞身陷“質量門” 抽查不合格率達100%
專家:多數奢侈品牌在國內未能給消費者提供相應服務和體驗
2014-07-11   作者:記者 林遠 實習生 魏小川/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趙乃育 繪
    2014年6月,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了對黃金珠寶飾品跟蹤式抽檢結果,其中,標注“卡地亞”品牌飾品抽樣5批次,不合格5批次,不合格率達到100%。
  卡地亞是一家法國著名的製表和珠寶商,旗下産品包括高級腕錶、珠寶、結婚及訂婚鑽戒、皮具及其他奢侈品,在業內頗具名氣,曾被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讚譽為“皇帝的珠寶商,珠寶商的皇帝”。
  但正是這個“皇帝的珠寶商”近來卻被多家媒體接連曝光了其遭到消費者投訴的事例。
  對此,奢侈品業內專家認為,眾多奢侈品品牌在國內大量吸金的過程中,並沒有給消費者提供相應的服務和體驗。

  接二連三的投訴事件

  2014年5月,瀋陽的消費者劉女士花費5.2萬元購買的卡地亞女錶,使用3年時間,接連5次出現表針停走毛病。卡地亞否認手錶有質量問題。
  2014年3月,南昌市消費者雷先生花費18萬餘元購買卡地亞男士腕錶,佩戴不到2個月,手錶把頭脫落。為此,雷先生找到卡地亞腕錶專櫃要求退貨。經協商,對方拒絕退貨,僅同意有償維修。
  2014年3月,長春市消費者鄭先生從韓國購買的價值30萬元的卡地亞手錶,表鏡不到2年發生非人為脫落。商家以手錶已經超過期限而拒絕全球聯保,鄭先生需自己承擔維修費用。鄭先生認為,從提貨日期算起,還沒有超出2年的全球聯保期限。
  2013年1月,消費者楊先生從首爾新羅免稅店購買了卡地亞藍氣球女士腕錶,楊先生回國後偶然間迎光發現,卡地亞藍氣球手錶表盤中九點鐘方向,黑色時間刻度上有異物。經檢測,卡地亞需要拆開表殼清理表盤異物。此後,楊先生分別找到了卡地亞中國售後和韓國新羅免稅店。卡地亞中國的售後態度非常強硬,堅持讓楊先生維修手錶,不能在中國進行任何退換和賠償,而韓國新羅免稅店方面則回復,讓楊先生在近期前往韓國進行退換手續,但機票和一切開銷需由楊先生自理。
  除腕錶産品外,卡地亞其他産品近年來也不時被曝出質量問題。
  2012年6月,哈爾濱消費者苗女士花費11350元購買卡地亞紅色精品皮包,剛拆封便發現皮包邊沿接縫處皮子明顯斷裂,露出了白色的裏襯。賣家&&可以對貨品進行調換,但拒絕退貨,堅持稱該産品質量絕無問題。在苗女士向店員提出查看該款皮包的産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時遭拒。
  2011年7月,消費者孫先生購買價值5000元人民幣的卡地亞皮帶一條,購買1個月後,皮扣出現問題。後花2000元維修,取貨時發現皮帶上又憑空多了一塊汗漬。經協調,卡地亞方面認為皮帶質量和售後維修沒有問題。

  發展戰略遭質疑

  與此同時,記者注意到,自去年,就有媒體報道稱,卡地亞在中國關店10家,以及在中國內地的銷售首次出現下滑。此後,卡地亞對於關店的消息予以否認。但卡地亞在中國的發展戰略卻由此飽受質疑。
  有專家認為,從去年開始很多奢侈品品牌在中國陸續減少了店面,一些品牌發現盲目開店對品牌損害很大,且管理成本和運營成本都很高。而作為奢侈品更應該着重提升單店運營效益,做好現有店面升級,大量開店只會導致品牌價值嚴重下滑。
  針對卡地亞上述“質量門”,及其在華發展戰略遭質疑等問題,《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發函至卡地亞公關,以期尋求答案,但截至發稿時,卡地亞方面仍未回復。

  三大原因致奢侈品大牌屢現服務缺失

  對於卡地亞産品接連被曝出的質量和服務問題,知名奢侈品專家、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中國市場為很多奢侈品品牌創造了大量的利潤,對於他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市場,由此,包括卡地亞在內的諸多大牌都在中國大量開店做銷售。然而,在其吸金的過程中,多數奢侈品牌卻沒能給中國消費者提供相應的服務和體驗。
  “一方面是産品本身質量有缺陷;另一方面是退換貨服務有問題,維修保養時間過長、成本過高,服務態度也是‘看人下菜’等,消費者付了錢卻沒能得到應有的尊重。”周婷直言。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像卡地亞這樣的奢侈品品牌在國內屢屢出現服務缺失的情況,可歸結為三大原因:一是企業故意製造優質服務的稀缺性,讓消費者覺得這是大品牌的處事風格;二是由於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會增加成本,而不少奢侈品品牌只把中國市場看作“點鈔機”,不願意擴大投入;三是中國本土缺乏高質量服務型人才,而國際企業又很難將國外的服務人員調崗至中國。
  短評:不能僅是“皇帝的珠寶商”,更應爭做“消費者的珠寶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奢侈品“海淘”內地拒退換 2014-06-25
奢侈品訂制皮鞋是如何誕生的 2014-05-08
歐洲奢侈品牌在華進入“細耕期” 2014-04-29
愛當極客的奢侈品王國傳承人 2014-04-24
歐洲奢侈品在新興市場獲巨大成功 2014-03-2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