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利潤大滑25%
2014-07-10   作者:施建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分享到:
【字號

  三星手機半年來的乏力,終於得到官方數據的證實。

  7月8日,三星電子發布今年二季度業績預告,銷售額為52萬億韓元(515億美元),同比下滑約10%;運營利潤為7.2萬億韓元(71億美元),同比下滑約25%。

  “國産廠商的産品能力上來了。”7月9日,一位手機渠道人士對記者&&,配置類似、體驗相當的産品,三星還維持兩三倍以上的定價,“高高在上,消費者不是傻瓜,當然不好賣了”。

  由於手機業務所在部門為三星電子貢獻了接近70%的運營利潤,手機業務的景氣度直接影響着整個公司的業績走向。

  面對這份羸弱的數據,三星電子罕見地在業績預告數據後附上了原因分析,其中提及韓元升值不利因素的同時,亦毫不諱言中國手機廠商的競爭威脅。

  比較優勢不再

  “今年4月份還在賣去年12月壓的貨。”一位手機渠道商內部人士對記者&&,今年以來,三星部分産品的存貨周期長達12-14周,而其好的時候可以控制在3-4周,“周期延長勢必導致存貨跌價”。

  該渠道人士&&,儘管三星為穩住渠道商,推出了保價政策,但清庫存還是傷了很多渠道。

  “産品沒以前好賣,説到底就是比較優勢不明顯了。”一位手機廠商負責人&&,以三星今年的旗艦機S5為例,定價超過5000元,而華為P7、酷派大觀等國産廠商的産品在配置上相差不大,同為Android操作系統,使用體驗上各有千秋,但價格往往只有三星S5的一半甚至更低。

  水貨市場可以作為觀察一款産品活躍度的鏡子。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三星S5剛上市時水貨價在4500元左右,二三個月後水貨市場的報價已經下降到3300元左右。

  另一方面,隨着智能手機的不斷普及,高端市場增長趨緩,市場增量快速轉移到中低端産品上。中國市場尤其如此,由於運營商補貼的推動,1500元以下的千元智能機佔據了市場絕大部分比重。但三星的産品線布局主要在1500元以上區間,這影響了整體銷量。

  “三星也有1500元以下的産品,但同樣的價格,芯片、屏幕等配置要比國産廠商差一大截。”前述手機業內人士認為,在目前的産品策略和定價策略之下,三星在中低端市場很難與國産廠商競爭。

  三星産品的比較優勢不斷下滑,也體現在其中國市場的份額不斷下滑。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第二季度,三星在中國售出了1530萬台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為19.4%。而根據賽諾的數據,今年5月份,三星在中國的銷量市場份額已經下滑到16.5%,環比下降0.5%,而同期酷派、聯想的市場份額均已超過10%,與三星的差距在不斷縮小。

  由於中國市場對三星的貢獻值,三星在中國市場份額的下降直接影響到其全球的業績。根據三星2013年年報披露的數據,2013財年,僅中國單一國家,為三星貢獻的營收佔比高達18%。

  或許是鋻於這一形勢,三星電子在上個月對其大中華區移動通信事業部負責人進行了調整,原三星電子大中華區移動通信事業部總裁李鎮仲調回韓國總部,該職位由原三星電子大中華區執行副總裁王彤接任。

  中國市場走淡的同時,為三星貢獻23%營收的另一糧倉——歐洲市場也遇到困難。三星在歐洲手機市場的份額高達40%,但目前面臨存貨上升的壓力。

  “智能手機的過度供給導致中國和歐洲市場供過於求,低端市場的競爭越發激烈。”三星在解釋二季度業績滑坡時&&。

  三星還&&,今年以來,韓元兌美元的升值態勢幾乎不可阻擋。今年二季度,韓元對美元升值5.2%,而一年前同期韓元對美元貶值2.6%。本幣貶值有利於提高企業出口産品的競爭力,反之亦然。三星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的快速復蘇很大程度上就得益於韓元的疲軟。

  4G未知數

  手機方案商龍旗的副總劉渝龍&&,三星目前的問題核心是産品力不足,高端市場受到蘋果擠壓,尤其是蘋果下一代産品如傳聞所言將推大屏産品,直接受影響的將是三星;中低端市場又受到中國廠商的搶食。

  “三星手機目前的遭遇是多重因素造成,比如掌門人李健熙病重導致的內部混亂。”劉渝龍強調,“三星不缺製造能力,只要策略轉過來,有人來抓,可以很快恢復過來”。

  也有國産手機業內人士持不同觀點,認為三星在4G時代將面臨中國廠商更激烈的競爭。

  賽諾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酷派以23.1%的份額位居國內4G手機市場第一位,三星和蘋果分列第二和第三。儘管這是單月數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國産廠商在4G上的進攻性,酷派目前已推出多款千元價位的4G手機。

  前述國産手機廠商人士&&,目前中國手機廠商的戰法頗有“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意味,多家廠商的出貨量進入了全球前十,但盈利能力普遍孱弱,毛利率在10%左右,凈利率只有2%,走在盈虧平衡的邊緣。

  “同為Android陣營,三星面臨中國廠商的低毛利競爭。”該人士認為,這對三星提出了考驗,即充分利用其産業鏈優勢和全球規模化布局,發力中低端市場,“這是策略問題”。

  今年5月華為在巴黎發布P7時,華為消費者BG(業務集團)CEO余承東就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暗示對三星的追趕之心,“目前市場排名的第二的廠商(指蘋果)因為有特殊的生態鏈,我不好講,但排名第一的那家(指三星),並沒有什麼華為不具備的競爭優勢”。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雙語閱讀]三星移動設備製造重心向越南轉移 2014-07-07
【雙語新聞】三星仍面臨中國供應商用工問題 2014-07-03
為學子指點迷津 三星“熱情樂説”北大開講 2014-06-13
三星電子計劃推出獨立智能腕錶 2014-05-26
三星被判賠償蘋果上億美元 "專利大戰"蘋果獲優勢 2014-05-0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