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疫苗監管體系通過世衛再評估 疫苗出口進程有望加速
2014-07-07   作者:記者 曾亮亮/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世界衞生組織(WHO)總幹事陳馮富珍日前在京宣布,經世衛組織專家評估,中國疫苗國家監管體系達到或超過世衛組織按照國際標準運作的全部標準。食藥總局藥化註冊司司長王立豐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這為國産疫苗跨出國門提供了基礎,將加速國産疫苗企業的出口進程。
  “對一個國家而言,只有具備了世界衞生組織認可的健全的疫苗監管體系,該國生産的疫苗才能具備申請世界衞生組織認證的資質,進而通過認證被聯合國列入疫苗的採購清單。”世衛組織專家4日&&。
  據王立豐介紹,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有實力的疫苗生産國之一,擁有41傢具有疫苗批准文號的企業,分佈在全國15個省及直轄市。“我國可以生産61種疫苗,預防33種傳染病,我國的疫苗年産能已經超過10億劑次。國産疫苗能保障我國計劃免疫所應用全部疫苗的生産供應。”他指出,現在國産疫苗正在國際疫苗創新發展中嶄露頭角,我國在研的預防手足口病的EV71疫苗、Sabin株滅活脊灰疫苗等創新品種也已陸續完成臨床經驗,進入生産註冊的審評審批階段。
  據悉,自2011年,我國疫苗監管體系通過世衛組織評估後,國內多家企業向WHO申請預認證。2013年10月,成都生物製品研究所的乙腦疫苗通過WHO的預認證,被聯合國列入採購清單。
  “進入國際市場,國産疫苗最大的優勢在於價格方面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主要是原材料價格比國際疫苗的原材料價格便宜。”王立豐&&,目前,一些疫苗生産企業正就流感疫苗等多個品種,陸續向世衛組織提出預認證的申請,部分品種即將完成認證程序。
  前瞻網資深産業研究員李佩娟指出,通過WHO認證有利於我國疫苗産品出口,因為與美國FDA和歐盟CMC認證相比,WHO認證體系固然看重疫苗的安全性和質量,但更側重於疫苗的經濟性,國內疫苗由於成本、價格較低,質量標準較高,能滿足於發展中國家疫苗需求。
  據悉,長期以來,我國疫苗産品出口受國外註冊等技術壁壘制約,貿易逆差過大。前瞻産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疫苗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09至2013年,我國疫苗進出口貿易逆差均在6億美元以上,且逐年較快增長。雖然國內有部分疫苗出口韓國、巴基斯坦以及WHO,但是量都很小、沒有長期合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我國治療性疫苗研發亟待加速 2014-06-27
康泰疫苗27省停用老大地位不保 2014-01-14
業內人士分析稱:國産乙肝疫苗今年市場或將飽和 2014-01-06
守住國産疫苗的安全紅線 2013-12-26
國産疫苗首次通過世界衞生組織預認證 2013-10-1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