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的倉儲企業存在小、散、亂的現象,對客戶的要求往往照辦。這就導致部分貿易商和倉庫相互配合,對倉庫裏的商品搞‘一女多嫁’、重復質押。”上海倉儲行業協會秘書長陳祥龍説。
從7月1日起,新的倉單國家標准將正式實施。在此之前,我國發生了多起利用倉單重復質押、騙取銀行貸款的事件。業內人士指出,以新的倉單國家標準為基礎,輔之以對倉儲業的規範管理,“一女多嫁”這種金融風險點將得到有效控制。
倉單是倉儲保管人對存貨人所交付的倉儲物品進行驗收之後出具的權利憑證。今年6月初,青島港發生了貿易商利用同一批氧化鋁和銅産品,與不同倉儲企業分別開具倉單質押給銀行獲得貸款的事件。據稱有10多家銀行捲入當地的商品貿易融資業務,多家大行的融資額在10億元上下。目前公安機關已介入調查,各方正在清查庫存緊急“排雷”。
事實上,對於國內銀行業而言,重復質押騙貸不是新鮮詞。2011年至今,長三角地區爆發的鋼貿信貸危機就發源於此,深陷其中的銀行信貸資金高達千億元,其負面影響至今未消除。
“當前我國的倉儲企業存在小、散、亂的現象,對客戶的要求往往照辦。這就導致部分貿易商和倉庫相互配合,對倉庫裏的商品搞‘一女多嫁’、重復質押。”上海倉儲行業協會秘書長陳祥龍説。
雖然倉單等擔保品能為銀行的貸款提供保障,但若過分依賴於此,仍然有不小的風險。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吳曉靈日前&&,青島港騙貸案的一個癥結,就是銀行輕信倉單這些擔保品,而忽視了對企業信用的盡職調查。
監管層已經注意到了這種風險。今年4月初,銀監會人士就指出:“鋼貿行業的違規融資模式有被複製到銅、煤炭、鐵礦石、大豆等商品貿易融資領域的跡象。”
面對倉單質押融資的風險,不少銀行選擇收緊這一業務,這使得正常的貿易融資也受到牽連,尤其對於中小企業而言。因為中小企業之所以融資難,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大型不動産進行抵押,只有一些原材料、半成品等動産資源可供質押。這些動産往往佔到中小企業流動資産的50%以上。
面對動産質押融資這個難題,各地紛紛探索金融倉儲這種業態。中國倉儲協會金融倉儲分會常務副會長童天水錶示,金融倉儲作為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為銀行、融資方提供第三方的質押品監管服務。融資方把自己的存貨商品放在指定倉庫裏,由金融倉儲企業開具倉單,才能被金融機構認可並獲得貸款。
目前,金融倉儲企業可接受的動産標的物,既包括鋼材、銅等庫存周期較長的金屬,也包括橡膠、糧油等農畜産品。通過金融倉儲這種模式,大量的中小企業可以將“死物”變成“活錢”,其發展空間可想而知。
金融倉儲業本身的規範管理十分重要。此前,很多銀行比較認可國有倉儲企業,認為它們開出的倉單才是可信的。事實上,不少倉儲企業在為貿易商提供倉儲服務的同時,還為其提供托盤融資,兩者存在利益關聯,並不是完全的“第三方”,這就導致了不少倉庫、企業聯手騙貸案的出現。
記者採訪了解到,目前中國倉儲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等機構已聯手編制《擔保存貨第三方管理規範》,並報送給國家標準委審批。這些行業標準的&&,將為動産質押融資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