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三道溝煤礦未批先建一事,陜西德源能源思想政治部宋軍則對記者稱,向業務部門核實後回復。記者再次致電詢問結果時,宋軍稱“仍在核實中”。
神華集團2012年收購國網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網能源)而擁有的煤礦資産,涉嫌未批先建,無證開採數年,遲遲未注入上市公司中國神華。
公開資料顯示,國網能源旗下的陜西德源府谷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西德源能源),所配備年産900萬噸的三道溝煤礦2006年開工建設,2008年聯合試運轉。然而,記者調查發現,三道溝煤礦涉嫌未批先建,證照不齊,至今未取得採礦許可證,“非法開採”8年。
神華集團收購國網能源時,與中國神華簽訂了
《避免同業競爭協議》,授予中國神華對國網能源的收購選擇權和優先認購權,意味着上市公司或將分享國網能源資産。不過,目前來看,上述“問題資産”短期恐注入無望。
記者就上述情況向陜西德源能源核實,對方婉拒採訪。記者向神華集團亦發去採訪函件,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對方回復。
煤礦獲批時已開建3年
2012年8月15日,中國神華公告稱,控股股東神華集團與國家電網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神華集團同意受讓國家電網所持有的國網能源100%股權。
公開資料顯示,國網能源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其中,國網能源持股70%的陜西德源能源配備年産900萬噸的三道溝煤礦,可採儲量為21.32億噸。2012年12月,神華集團將三道溝煤礦移交神東煤炭集團進行專業化管理。
據中國煤炭新聞網報道,三道溝煤礦於2006年6月21日開工建設,2008年11月25日正式啟動聯合試運轉。然而,記者發現,三道溝煤礦2006年開建時尚未取得立項手續。記者獲取的發改能源
【2009】2205號核準文件顯示,其對於三道溝煤礦批復時間為2009年8月25日,而此時三道溝煤礦已開工3年。
同時,記者獲取的相關批復文件顯示,三道溝煤礦劃定礦區範圍的批復時間為2011年5月13日,也是在開建之後,而該煤礦的建設用地批復至今尚未取得。
此外,陜西德源能源於2012年8月1日召開的年度第二次股東大會上才審議通過設立非法人分支機構的議案,該分支機構為陜西德源能源三道溝煤礦,經營範圍為煤礦項目投資、基建、前期開發及經營管理。
對於三道溝煤礦未批先建一事,陜西德源能源思想政治部宋軍則對記者稱,向業務部門核實後回復。記者再次致電詢問結果時,宋軍稱“仍在核實中”。
面對上述疑問,榆林市能源局相關負責人對記者&&,業務科室負責人不在,等其詢問後再回復,但亦未果。
三道溝煤礦至今無採礦許可
事實上,三道溝煤礦不僅涉嫌未批先建,記者還注意到,其至今沒有取得採礦許可證,“非法開採”8年。
根據陜國土資礦採劃【2011】41號文的批復,陜西德源能源劃定的礦區面積約176.1346平方公里,批復時間為2011年5月13日。因三道溝礦區範圍和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煤層氣勘察項目範圍局部重疊,文件要求陜西德源能源就重疊範圍的煤層氣開展和煤礦開發與探礦權人進行協商,並簽訂安全生産協議後方可申請採礦登記。
上述文件要求陜西德源能源於2014年5月底前辦理採礦登記手續,逾期未辦理,未領取採礦許可證,該礦區範圍不予以保留。
然而,記者查閱陜西省國土廳公布的採礦審批信息發現,2012年7月19日,國土部門才受理陜西德源能源三道溝煤礦的採礦權申請,而在2013年的採礦權公告中,並無三道溝煤礦採礦權批復。
尚無採礦證,三道溝煤礦卻早已開採並生産。據神華集團官網多次信息披露,2012年12月三道溝煤礦提前11天完成300萬噸煤炭外運任務;截至2013年10月20日,三道溝煤礦累計生産原煤1001萬噸,較上年同期的654萬噸增産了347萬噸。
按照三道溝煤礦開建時間計算,上述煤礦至今已“非法開採”8年,為何8年還未拿到相關證照?神東煤炭集團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我們只管煤礦生産,更多的事情不清楚,也沒有發言權。”
收購國網能源時中國神華並未參與,其稱國網能源部分項目盈利規模較小,整體情況達不到注入要求。
然而,陜西德源能源近幾年財務數據與上述説法大相徑庭。2011年,陜西德源能源營業收入26.6億元,凈利潤10.9億元。2012年度公司營業收入達33.7億元,凈利潤為13億元。
“沒有齊全證照,肯定不能注入到上市公司。神華集團收購國網能源,應該是希望在合適的時機把相關資産整合到上市公司。”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主任楊兆全&&。
對於上述情形,記者向神華集團發去採訪提綱,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對方回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