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整加速行業整合 全年銷售目標恐難完成
2014-06-27   作者:楊羚強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字號

  今年上半年,房地産市場出現下滑,行業調整已經到來。

  6月13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1~5月商品房銷售面積3607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7.8%,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9.2%;商品房銷售額23674億元,下降8.5%,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10.2%。由於銷售低迷,房地産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1109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7%。

  對於目前的形勢,很多開發商和地方政府都發出了救市的呼籲。

  去年樓市銷售火爆、土地價格走高,開發商對今年的銷售預期更高。《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幾乎所有房企今年的銷售目標均較去年大幅上升。

  然而,在目前的形勢下,房企年終目標恐難完成。上半年,樓市降溫銷售冷清,庫存壓力致使房企銷售現“促銷潮”。另一方面,多地放鬆“限購”政策,救市意圖明顯。

  下行趨勢已基本形成,地方政府的救市能否收到成效有待進一步觀察。但無論如何,房地産業必須走出單純靠政策拉動的生存狀態,更多地依靠市場規律去發展,已成為共識。

  樓市調整加速行業整合

  “房産起不到拉動作用,對誰都沒有好處,所以一定要改變,快一點改變。”這是綠城中國董事長宋衛平在融創收購綠城的新聞發布會上的又一次“救市”呼聲。

  綠城,這家經歷了2008年和2011年兩次市場調整的公司,今年卻出售給了融創,並創下房地産行業的最大並購案。

  宋衛平&&,在今年慘澹的市場下,綠城要保證絕對安全,資金缺口還有百億元,必須盡快啟動融資。

  能在香港低成本融資的綠城尚面臨巨大壓力,中小企業的情況可想而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獲知,浙江、福建、廣東等地區已出現了開發商因無法償債跑路、失聯的現象。房地産上市公司因經營壓力,被迫賣出股權者比比皆是。

  市場的低迷也令行業的整合進一步加速。綠地總裁張玉良&&,大企業未來一定會有更好作為,因為在全球化拓展方面,國家給了大企業很大支撐、更好的空間和條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前報道,從金科股份等多家房企挖來高管的新歐鵬就提出“未來3年躋身全國20強與渝派房企前2強”的目標;去年銷售額約150億元的海亮地産提出6年後銷售額千億元的目標。

  坊間傳言,繼2008年龍湖等一批區域型房企成長為全國型龍頭房企後,又有一批區域型地産公司有望在今後幾年迅速成長,利用行業環境的變化嶄露頭角。

  全年銷售目標恐難完成

  實際上,去年底就有業內人士預計,2014年房地産市場會出現調整,因為去年的火爆市場透支了需求。

  正是這一原因,開發商普遍把今年上半年作為市場決戰的關鍵,因為下半年市場將迎來供應高峰,大批去年購置的土地將建設達到預售條件。

  然而,沒有開發商想到,這波調整會發生在上半年。

  從3月開始,各銀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放緩,或提高首套房的按揭利率,房貸的發放周期延長。

  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16.07萬億元,同比增長12.1%,增幅創下1996年1月披露月度數據以來的最低紀錄。

  去年土地價格走高,促使開發商對房地産項目有更高的銷售價格和銷售金額預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主要地産商處了解到,幾乎所有房企今年的銷售目標均較去年大幅上升。

  在廣義貨幣發行量增速處於歷史低位的背景下,開發商的銷售目標自然難以完成。克而瑞研究總監薛建雄預計,今年下半年,開發商會普遍調低銷售目標,大面積降價的概率也將進一步提高。

  微刺激利於市場度過調整期

  然而,市場滯銷並未妨礙房地産企業的擴張計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一季度,房地産商普遍通過追加借款來提升公司的“禦寒”能力。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5月份,房地産開發企業到位資金46728億元,其中國內貸款9379億元,同比增長16.5%;自籌資金18222億元,同比增長9.8%。

  據宋衛平透露,開發貸只是提供給排名前30的房地産企業。在這一背景下,中小房企的資金更多來自非銀行系統增發的地産基金、券商資管計劃及P2P貸款募資。

  這部分資金可能會因為部分企業的資金緊張而承擔風險。世邦魏理士6月13日發布的通稿稱,預期影子銀行的借貸將大幅收緊,房地産行業可能出現更多的債務違約行為。

  這也正是部分地方政府急於“救市”的根本原因。今年以來,隨着樓市降溫,不少樓市庫存壓力高企的地方陸續推出樓市“松綁”措施,其中,“放寬公積金提取限制”、“放寬落戶政策”等措施居多,以避開相對敏感的限購政策。

  對此,億翰智庫上市房地産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化東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的微刺激政策,對於房地産市場來説是合適的,有助於市場平穩度過調整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呼市有關部門網站刪除取消樓市限購文件 2014-06-26
上半年中央樓市調控現“空窗” 2014-06-25
北上廣深樓市目前暫無松綁跡象 2014-06-25
京首個自住房中簽比1:68 未來大量供應或波及樓市 2014-06-24
天津“藍印”戶口取消 武清樓市轉冷 2014-06-2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