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着鋼企債券融資渠道的進一步打開,一些大型鋼企開始將目光更多地轉向通過債券市場融資。 今年初,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在支持粗鋼産量排名前20的企業集團及其子公司和部分符合標準的特鋼企業融資的基礎上,進一步調整門檻,支持在工信部《鋼鐵行業規範條件》名單內的企業進行融資。 “工信部2013年先後公布的兩批符合《鋼鐵行業規範條件》的鋼鐵企業名單中包括158家鋼企,雖然這158家鋼企和此前粗鋼産量排名前20的企業集團及子公司有部分重合,但市場較之前已經擴容。”一位大行承銷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 在融資渠道有所放開的背景下,一些企業已經開始轉向債市融資。“以前主要通過流動貸款、票據貼現獲取資金,而每次銀行貸款利率都是在基準利率上再上浮25%至30%。融資渠道窄、成本高導致企業基本都在給銀行打工。”天津一家知名鋼管企業人士&&。 交易商協會亦支持符合條件的鋼鐵企業發行並購債券。“全中國鋼管企業有近兩千家,我感覺行業洗牌正要到來,未來絕大多數將走向或關停或轉型的道路,我公司發債融資有未來收購其他小企業的考量。”上述鋼管企業負責人坦言。 不過,上述大行承銷人士説,由於鋼鐵行業産能過多分散,因此並購的機會並不十分突出,目前未有鋼企發行過並購債券。 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近日向部分會員單位下發《債務融資工具註冊發行工作手冊》,其中對涉及鋼鐵企業發行債務融資工具提出明確要求,協會指出,“發行企業的投資價值及償債能力交由市場決定,協會不會對虧損企業融資設特殊門檻。” 交易商協會相關負責人也&&,要正確理解産業過剩現象。目前市場關心的一些産能過剩的行業(鋼鐵和煤炭)主要是國企數量較多、存在行業准入審批的行業,對這樣的産能過剩,目前主要使用限制性的金融政策來治理産能過剩。對正常的政策産能過剩的行業的調控,更多的應該運用産業政策,包括環境政策,而不是限制性融資政策,這樣才能保障企業平等的融資權。 據悉,工信部第三批符合《鋼鐵行業規範條件》的鋼鐵企業名單預計於上半年推出,待該名單公布後,交易商協會將支持名單內企業或集團本部融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