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反壟斷罰單半月回訪:實體店眼鏡價格依舊堅挺
2014-06-13   作者:記者 周琳 莊成青/上海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5月底國家發改委發出通告,對依視路、尼康、蔡司、豪雅等主要框架鏡片生産企業和博士倫、強生、衛康等主要隱形眼鏡片生産企業的壟斷行為開出1900多萬元的罰單,並要求其主動降低旗下主流産品的出廠價。如今時隔近半月,這些眼鏡在實體店的價格明顯下調了嗎?
  2013年國家發改委對多家進口奶粉企業進行強有力的反壟斷調查,並開出了6.7億元的史上最大罰單。國家發改委的反壟斷步伐並未就此停止,對進口眼鏡品牌的調查於2013年8月已經開始。
  今年4月開始,法國依視路、德國蔡司、美國博士倫等多家外資眼鏡品牌相繼在官網通知,對旗下部分産品的零售價進行下調。依視路方面&&,調低原鑽晶UV産品的零售價,降幅高達15%-30%。蔡司、尼康、博士倫等也紛紛&&,將對部分産品進行10%-20%的降價,個別産品降幅超50%。
  然而罰單公布已半月,記者走訪上海的部分眼鏡店卻發現,這陣外資眼鏡品牌的“降價風”,迄今並未完全吹進實體店。
  在位於上海西藏中路的一家眼鏡店,店員告訴記者,強生和博士倫的隱形眼鏡近期都沒有降價,而且強生的産品去年6月還曾經漲過一次價。
  在南京東路的一家眼鏡店,隱形眼鏡産品一直有買送的優惠,但價格卻沒下調。新推出的買送優惠要求非常苛刻,需要購買強生日拋30片裝24盒才能送出禮品。店員説,依視路鏡片沒有優惠,尼康鏡片一直是九折,近期都沒有降價通知或更優惠折扣,“眼鏡店不像是大賣場,價格會比較穩定,沒有大的起伏。”在一家吳良材眼鏡店,店員直接回應,“網上的情況與實體店銷售沒有任何關係,店裏這些鏡片價格沒有下跌,也不要拿網上的信息來推斷店裏(鏡片)的價格,沒有可比性。”
  雖然不少眼鏡店都有隱形眼鏡買送促銷,或框架鏡片打折,但店員也&&,這只是店方自己進行的促銷,針對這七家大牌眼鏡沒有特殊的折扣。
  “生産企業已經明確&&要降價了,為何終端消費者卻感覺不到呢?”在一家眼鏡店,正在買眼鏡的吳小姐表達了自己的疑問。
  “上游降價,如果強制性要求下游降價,這不也算一種控制價格嗎?”北京市大成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魏士廩&&,生産商只能公布降價措施,卻不能強行要求經銷商跟隨立馬降價。因此終端降價會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經銷商沒有受罰,只會去看其他渠道是否降價,如有降價才會爭相效仿,但需要時間去等待“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一位眼鏡業業內人士&&,房租和人工成本不斷上漲,連鎖眼鏡店其實生存也比較艱難,只能靠人流量大的店面和利潤率高的産品去彌補其他産品的虧損。即使進貨價下降,零售企業並不一定會將這部分利潤立馬讓給消費者。
  專家透露,鏡片行業不同於汽車行業,一些經銷商的終端話語權比較強,它將很多品牌網羅到了一起,消費者的選擇也來自於終端的推薦。這種“渠道為王”,也讓降價過程更加緩慢。
  此次針對眼鏡的罰單中,將受罰公司分成了四類:價格控制力較強,但能夠主動整改的;不能很好配合調查,但能主動整改的;配合調查並主動整改以及主動向反壟斷執法機構報告達成壟斷協議有關情況,提供重要證據,並積極主動整改的公司。處罰額度也不一樣,最後一類免除處罰。
  業內人士&&,這種分類處罰雖然旨在鼓勵企業整改,卻也容易導致部分企業産生“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的心態。
  反壟斷對於消費民生等領域違規行為持續不斷的調查和打擊,讓不少消費者拍手叫好。專家認為,未來不僅要加大範圍,更要精準打擊,讓消費者能從中獲取最大的利益:
  範圍更加廣泛。魏士廩説,未來和民生相關的領域將成為國家反壟斷“緊盯”的領域,監管部門會從和民生最相關的領域出發,逐漸向更隱蔽的領域滲透。
  處罰更加精準。魏士廩説,不同的行業,上下游的控制力不一樣。未來在調查縱向壟斷時還可仔細調查行業特點,最終確定是處罰供應商,還是經銷商,或者二者並罰,讓反壟斷惠及民生的效果最大化。
  更好的保護機制。同濟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劉春彥&&,不少反壟斷的案件線索都來自於行業內的舉報,這些舉報人的願望是希望能查清事實、還行業清凈以及更好的保護,未來在進行這些調查時,還要加大對舉報人的保護力度,以鼓勵更多的線索浮出水面。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7家眼鏡商操縱價格被罰 2014-06-03
依視路、博士倫等洋品牌眼鏡涉嫌價格壟斷被罰1900萬 2014-05-31
蔡司尼康博士倫等眼鏡商被罰1900余萬元 2014-05-30
罰歸罰,品牌眼鏡商廣州終端未調價 2014-05-30
業內揭示眼鏡業暴利:30元賣到300元500元很普遍 2014-05-3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