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面】稀土永磁板塊大漲
6月6日,國土資源部(下簡稱:國土部)官方微博國土之聲發布消息顯示,國土部近日下發《關於下達2014年度稀土礦鎢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的通知》,將繼續實行稀土礦和鎢礦總量控制指標管理。
近日,關於我國將取消稀土出口限制、關稅的討論一直在升溫,而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上述關於取消出口限制和關稅的説法有不少出自外媒之口。今年3月份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構專家組報告初步裁定美國、歐盟、日本訴中國稀土、鎢、鉬等相關産品出口管理措施案中方敗訴後,外媒一直在借此“東風”極力鼓吹,中國將取消稀土出口限制及關稅。
而對於是否應該取消出口限制和關稅等問題,我國相關部分目前尚未有定論。6月6日,國土資源部(下簡稱:國土部)官方微博國土之聲發布消息顯示,國土部近日下發《關於下達2014年度稀土礦鎢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的通知》,將繼續實行稀土礦和鎢礦總量控制指標管理。
對此,有業內人士解讀,《通知》將繼續實施稀土礦總量控制指標管理,是對稀土訴訟案的一種回應態度,其它國家訴訟我國稀土出口和關稅,但是,如果我國從開採總量上進行控制的話,與他國無關,如果開採總量得到控制,那麼出口勢必也會受限,而這樣也有利於我國爭取稀土價格話語權。
控制稀土開採量
《通知》指出,2014年稀土礦開採總量指標為10.5萬噸,其中岩礦型(輕)稀土礦指標調增1.12萬噸,比上年增加15%左右;鎢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8.9萬噸。
國土部&&,2014年不再下達銻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鎢礦綜合利用指標實施指標加核定考核,適當放鬆約束。
通知強調,“繼續實施稀土礦鎢礦礦業權暫停政策至2015年6月30日。對國務院重點項目和中央基金或省級地質專項資金項目、開發整合項目、資源枯竭礦區、部省協議、礦山資源枯竭異地接續、中央扶貧支持項目、省級政府要求支持項目和支持大型稀土企業項目重組項目,在符合開採總量控制、産能平衡要求下,允許新設稀土礦鎢礦礦業權”。
這是近年來國土部首次取消對銻礦開採總量的控制。但對於稀土和鎢礦的總量控制,則已經持續了多年。
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稀土開採總量不斷受到控制,但今年卻有所增加。對此,有分析人士對記者&&:“我國稀土出口限制取消恐怕成為定局,這也就使得資源稅提高被提上日程,此次國土部的《通知》提高了稀土開採的額度,可能想要擠壓私礦的生存空間,私挖亂採一直是我國稀土行業的頑疾,與其讓不規範的企業開採,不如加大正規企業的産能,這樣也有利於管理,也將加大資源稅提高的覆蓋力度。”
上述分析人士預計,在《通知》下發之後,我國還將繼續&&相關政策,以保證我國稀土行業的健康發展,進一步打擊私挖亂採以及走私活動。
對此,也有業內人士對上述觀點&&讚同,“出口配額和關稅政策調整後,我國還將推進資源稅等相關政策的&&,嚴格管理稀土出口産品的生産來源,只有生産、環保等指標合格的企業才可以出口,從源頭上改善稀土出口的混亂局面”。
淘汰落後産能效果不佳
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關於下達2014年工業行業淘汰落後和過剩産能目標任務的通知》(下簡稱:《任務通知》》),向各省市下發了2014年淘汰落後和過剩産能目標任務,其中,涉及稀土(氧化物)10.24萬噸。
目前,除內蒙古自治區之外,湖南省、四川省、江蘇省等也都陸續公布了各自需要淘汰産能的企業名單。其中,湖南省今年稀土行業淘汰落後産能企業共有7家,涉及産能1.6萬噸;四川省淘汰稀土(氧化物)産能涉及2家,産能0.7萬噸;江蘇省稀土行業淘汰落後産能企業共1家,涉及産能1.2萬噸。
為順利完成淘汰任務,各省也都明確了工作進度表。以湖南省為例,相關企業在今年10月底之前必須全部拆除公告的落後産能主體設備、生産線,嚴禁淘汰的落後産能設備轉移;各級政府11月底之前必須完成對所有淘汰的落後産能企業的現場檢查和驗收,省淘汰落後産能工作領導小組將於12月份對各地2014年淘汰落後和過剩産能工作進行檢查驗收。
雖然上述《任務通知》的要求十分明確,但是實施起來依然存在困難。
以內蒙古自治區為例,今年內蒙古要淘汰稀土行業落後産能6.861萬噸。除包鋼稀土之外,烏拉特前旗金鑫稀土有限責任公司、包頭華辰稀土公司等14家當地企業也進入了淘汰名單。據了解,儘管很多地方政府列出了淘汰産能企業名單,但很大一部分企業屬於轉型或者已關停的公司,讓稀土行業的淘汰工作大打折扣。
作為全球稀土的供應大國,我國未來的稀土政策如何並沒有定論。我國要想在國際市場中擁有更強的競爭力,首要條件就是産品質量應當過硬,同時,要注重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對國內稀土開採的規模進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