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絲路東風
建設美麗千陽
中共千陽縣委書記 郝晉陞 千陽縣人民政府縣長 何玲
 |
|
千陽縣城鳥瞰 |
陜西省千陽縣地處渭北旱垣丘陵溝壑區,地形地貌呈“七山二垣一分川”。總面積996平方公里,轄8鎮98個行政村,總人口13.4萬人,面積和人口均佔全國的萬分之一。距西安市200公里,處寶雞半小時經濟圈內。先後榮獲國家衞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全國綠化模範縣、國家生態示範縣、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等十多項全國性榮譽。
中央領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為千陽發展帶來了新機遇、提出了新要求、賦予了新使命。千陽作為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養蠶植桑等農耕文化歷史悠久,刺繡剪紙等民間藝術異彩紛呈,土地、林地、水源等生態資源優越,煤炭、陶土等礦産資源儲量大,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農林結合的産業帶、優勢互補的城鎮鏈,構建起了千陽蓄勢騰飛的經濟高速路。千陽將搶抓“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重大機遇,加速環保工業、新農村建設、城鎮建設、文化旅游、社會管理轉型升級,奮力打造陜西環保新材料基地、三秦最美鄉村、生態宜居新區、文化旅游名縣、和諧幸福之城,加快建設美麗千陽,向“融入關天副中心、打造寶雞後花園”的目標闊步前進。
以園區為平台
打造陜西現代農業示範縣
千陽創新農業發展模式,按照“大企業引領、合作組織帶動、能人大戶示範、園區化發展”的思路,引導農民流轉土地5.5萬畝,招商龍頭企業投資現代農業産業園,依靠企業的先進技術、管理方式和資金投入,推動農業轉型發展。先後引進陜西海升、綠源奶畜、王牌蔬菜等58戶農業企業投資蘋果、奶畜、蔬菜、蠶桑、核桃五大骨幹産業。華聖、大地豐泰等蘋果企業從荷蘭引進國際先進蘋果苗木,帶動全縣發展現代矮砧密植蘋果8.1萬畝,成為全國最大的矮砧蘋果基地縣之一。海升7000畝矮砧蘋果創造了“當年栽樹見花、次年挂果、三年豐産”的新紀錄,為全國矮砧蘋果集約化生産創立了技術標準,被認定為國家矮砧蘋果標準化示範區、中國——哈薩克斯坦國際蘋果友誼園。錦泰公司5600畝農業園區成為陜西關中最大的現代化農業産業園。目前,全縣奶牛存欄3.5萬頭、蔬菜6.5萬畝、核桃10.7萬畝、蠶桑2萬畝,建成各類現代農業園區17個,省級示範園2個,培育農業品牌23項,奶畜養殖“千陽模式”全省推廣,成為全國東桑西移基地縣、全省優質蘋果基地縣和核桃經濟林示範基地。
以科技為引領
打造陜西環保新材料産業基地
千陽生態資源得天獨厚,為了守護好碧水藍天,實現經濟與生態雙贏,縣上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按照“大企業引領、大項目支撐、園區化承載”的發展思路,集中發展環保新材料、水泥、陶瓷、農産品加工等支柱産業,努力構建百億工業格局,打造西部環保新材料基地縣,加速工業轉型升級。引導投資20億元的海螺水泥率先轉型,建成新型幹法生産循環産業鏈。投資2000多萬元幫助15條陶瓷生産線完成工藝改造和環境治理,推行窯爐餘熱綜合利用節能措施,推動企業産品向高附加值轉型,構建環保新材料基地支撐點。引進地球衛士公司環保新材料項目,投資19.3億元建設石頭造紙生産線24條,一期年內建成投産後,每年可實現銷售20億元,增加稅收3億元。圍繞環保科技理念,升級鈦材鍛造、建設新型石灰企業,引進了5億元的英利光伏發電、1.1億元的海升萬噸氣調庫等大項目64個,到位資金60多億元;投資1.5億元建起佔地200多畝的現代物流園區,加速運輸物流業發展,建設陜甘寧毗鄰地區運力大縣,培強環保新材料基地的關聯産業群,帶動工業産值大幅增長,連續三年獲全省工業增速前十名。
以千湖為突破
打造陜西文化旅游名縣
千陽是秦文化發祥地之一,燕伋望魯&、戰國行宮遺址等古跡現存,千湖國家濕地公園、蓮花山狩獵場風景如畫。縣上大做山水文章,把文化旅游産業作為調結構、增活力的突破口,深挖秦漢文化、儒家文化、尊師文化、濕地文化內涵,打造“濕地典範、尊師之城、狩獵樂園”特色旅游品牌,發展創意經濟。按照“夢幻濕地、山水畫廊”的要求,在千湖濕地高標準建起水生植物園、珍禽觀賞區、秦風民俗園、百花園等十大景區,榮獲中國體育旅游精品景區、關天經濟區最適都市人自主旅游景區等殊榮,正衝刺國家3A級景點。緊扣儒家經典文化,深度開發燕伋望魯&景區,提升“中華尊師第一台”旅游品牌,打造西部儒家文化旅游核心區。大力發展以農業觀光、農事體驗、農村度假為主的鄉村旅游項目,將特色採摘、手工刺繡、民間工藝品製作等融合其中,推動文化旅游産業影響力大幅提升,努力打造絲路經濟帶上文化旅游名縣。上年接待游客48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2億元。
以統籌為主線
打造和諧幸福之城
千陽縣始終把民生保障放在突出位置,深化統籌城鄉發展,推動普惠民生向幸福民生轉變。按照“四站四室一超市一廣場一隊伍”的標準建起農村社區服務中心40個,為群眾就近提供公共服務30多種。用三年時間,搬遷7061戶2.56萬名偏遠山區群眾向縣城、鎮區、中心村集中,13個示範小區建成樓房40棟2156套,逐步消除“空心村”、“邊緣村”,榮獲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全覆蓋示範縣。以“小縣辦大教育”的氣魄,投資4億元改善辦學條件,學前教育工作走在全省前列,高考升學率連續多年全市領先,省級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合格縣、“雙高雙普”縣高線達標。全面推進醫療衞生體制改革,鎮村衞生組織管理經驗全省推廣。探索建立了民政、醫療等五類保險管大眾、社會救助管弱勢、慈善事業管特殊人群的千陽“大社保”模式,工作經驗全省推廣。以解決空巢老人生活問題為目標,探索建起農村養老互助幸福院45個,受到國家相關部門充分肯定。大力實施安居工程,全面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榮獲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十佳縣”。深化全國文明縣城創建,建設三秦最美鄉村,“兩率一度”測評全省領先,榮獲中省平安建設先進縣,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持續提升。
千陽賦
□楊青峰
泱泱華夏,神州錦繡;赫赫千陽,山川形勝。千水中流長,群山環境立。山環水貫,一川如圖畫;山清水秀,滿城皆翡翠。西接隴州,北通靈&,東臨鳳翔,南連寶雞。古絲綢之路要衝,今寶平通衢大道。噫吁乎!美哉千陽,關隴明珠,西府碧玉(1)。
美哉千陽,山川秀麗。千山是父,千河如母,上蒼青睞,皇天后土。壯哉!“七山二垣一分川”(2)。山是富山,植被良好資源豐富,飽藏石灰石,盛産“三寶土”(3);垣是厚土,沃壌萬頃物産豐盈,氣候溫而和,出産糧桑菜;川是寶盆,流域寬闊適宜耕作,自然條件好,天賜米糧庫;更有千湖濕地,景色別致環境美,風情濃郁令人醉,湖光山色相映生輝,鳥語花香艷日麗。山川靈氣,惠澤勤勞兒女,天地祥瑞,孕育物華天寶。世世代代耕薪傳火,祖祖輩輩自強不息。偉哉!千古千陽,魅力無比,日月經天,江河行地。
美哉千陽,人文薈萃。歷史悠久,積澱深厚。秦人東遷第一地,非子牧馬待時機。漢初置縣(4),北周改稱千陽,取意千山之陽,迄今2200年矣!地靈人傑,人才輩出,譽稱“三賢故里”:孔子高徒燕伋,負笈從師不遠千里,鐵肩道義;篳路藍縷設教授徒,廣傳儒學;撩土堆&望魯謝師,千古佳話。西漢丞相司直郭欽,無私無畏遠離姦佞,出於污泥而不染身,辭官歸裏入祀鄉賢。唐忠烈將軍段秀實,正氣凜然急公好義,大智大勇膽識過人,柳公銘文留記青史(5)。境內旅游資源豐富,景點處處迷人,可上蓮花山狩獵,可去毗盧寺拜佛。譽稱“中國民間藝術刺繡之鄉”,刺繡工藝千年傳承,針法活潑惟妙惟肖,構思奇巧意高境遠,製作精細賞心悅目,栩栩如生堪稱一絕。
美哉千陽,風物殊異。地方特産種類繁多,環保生態品質優良。核桃色澤佳,蘿蔔透心紅,麵粉純而潔,蘋果甜而脆。千陽奶畜興旺發達,千陽蠶桑聞名遐邇,千陽蔬菜生態綠色,千陽陶瓷型精體美。面對新形勢,制定新目標,提升産業化,引進高科技,改造傳統農業,打造千陽模式。着力建設標準化奶牛養殖小區,擴大蔬菜果雜種殖面積,推廣示範矮砧蘋果,力成全國最大蘋果基地,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提高幸福生活指數。
美哉千陽,強勢崛起。緊扣富民強縣核心,加速建材業、新農村和城鎮建設;奮力打造環保新材料基地,三秦最美鄉村,生態宜居新區,文化旅游名縣。努力建設經濟實力強,生態環境優,文化韻味足,社會保障好,社會管理佳的寶雞後花園,營造和諧幸福新天地。
美哉千陽,陽光明媚。全縣人民沐浴十八大春風,搶抓改革開放機遇,凝聚正能量,復興中國夢。同心協力奮發圖強,眾志成城開拓創新,熱愛千陽,建設千陽,捧起一輪新太陽,照亮前進康莊道。千陽的明天,一定會更美!
啊!美哉千陽,祝願您,光芒四射魅力無比,托起夢想高歌騰飛。
註釋:
(1)、“碧玉”,這裡指寶地。
(2)、指全縣七成山地,兩成垣地,一成川地。
(3)、“三土”,指陶土、鋁土、高嶺土。
(4)、西漢高祖二年置縣為“隃糜”。
(5)、指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一文。
千湖國家濕地公園
□邊江
千河水迢迢,千湖波淼淼;
千行樹高高,千百鳥噍噍;
千桿魚跳跳,千畝蘆搖搖;
千圃花灼灼,千川産饒饒;
千中郎俏俏,千女手巧巧;
千里名佼佼,千車客朝朝;
千家香飄飄,千民樂淘淘;
千載夢遙遙,千陽今嘹嘹。
注:千河是渭河主要支流,穿越千陽縣境而過。20世紀70年代千河上修起庫容4億多立方米的馮家山水庫,謂之千湖。2008年11月經批准,在千陽縣城附近依託馮家山水庫庫尾區位優勢,設立了融生態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於一體的千湖國家濕地公園。公園總面積573公頃,是以河流濕地特徵為主,集河流濕地、庫塘濕地、沼澤濕地特徵於一體的典型的黃土高原濕地。濕地公園林草茂盛,水産豐富,鳥類繁多,湖畔千陽中學書聲瑯瑯,慕名而來的省內外游客絡繹不絕。農家樂炊煙嫋嫋,游客其樂融融。濕地兩岸目前建有水生植物園、門戶區、鳥類觀賞區、秦風民俗園等10大重點景區,推出了滑沙、攀岩、垂釣、遛馬、休閒自行車、鳥類放飛等游樂項目,被譽為“濕地典範、人文樂園、養生天堂”。當地群眾以方言盛讚:好得很,嘹扎咧!

漂亮的農村居民小區
千陽縣始終把民生保障放在突出位置,深化統籌城鄉發展,推動普惠民生向幸福民生轉變。按照“四站四室一超市一廣場一隊伍”的標準建起農村社區服務中心40個,為群眾就近提供公共服務30多種。用三年時間,搬遷7061戶2.56萬名偏遠山區群眾向縣城、鎮區、中心村集中,13個示範小區建成樓房40棟2156套,逐步消除“空心村”、“邊緣村”,榮獲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全覆蓋示範縣。

千陽矮砧栽培打造
蘋果産業升級版
果樹靠支架、蘋果密集挂、滅蟲用燈照、施肥水中泡、果園長滿草、機器來回跑。這與傳統蘋果園截然不同的現代化果園,使得千陽縣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矮砧蘋果基地縣,為矮砧蘋果集約化生産創立了技術標準體系。千陽是蘋果最佳適生區。自2012年以來,招商海升集團、大地豐泰、華聖集團等企業從荷蘭、美國等地引進國際先進的蘋果苗木系列和栽培技術,已栽植現代高科技蘋果産業園8.1萬畝。每畝栽植果樹190株;第一批果樹栽植次年就結果銷售,密植株數和産量分別是普通果園的3倍多,為蘋果産業發展樹立了新標杆。

千陽石頭造紙
引領環保工業新航標
千陽曆來有“南山石頭北山草”的資源特色,石灰石儲量150億噸以上,質地優良,易於開採。千陽縣在2009年成功引進海螺水泥全自動環保生産線的基礎上,2013年3月引進了信德控股(集團)地球衛士公司的高科技環保型石頭造紙項目。這個項目總投資19.3億元,分兩期實施。整個生産過程無工業污染和“三廢”,且産品可回收利用。每生産1萬噸環保壁紙可節約木材3.5萬立方米、節電358萬度。普通石頭經過現代工藝的精磨細研,可製成絢麗多彩的墻體壁紙、厚實耐用的手提袋、雪白光滑的辦公紙,市場前景廣闊。

中華尊師重地——望魯&
燕伋(前541年-前476年),字思,孔門七十二賢之一,漁陽(今千陽縣水溝鎮燕家山)人。燕伋22歲師從孔子,壯年返鄉辦起私塾,執教18年。其間,他想念恩師時總要登高望魯,並用衣襟掬一些黃土堆在腳下,日久便堆成了十余米高的土&,人稱“燕伋望魯&”。現千陽縣城西有燕伋望魯&,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燕伋被世人稱為“中華尊師第一人”;望魯&被譽為“中華尊師第一台”。景區的燕伋祠、文化廣場、群賢宮、翰墨苑、尚德宮、尊師祠等文化景觀,吸引着大量游客前來祭拜先賢,感受傳統文化,寄託尊師之情。特別在清明節和教師節前後,當地群眾都要組織專門活動,育化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