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壯族藥農黃雲英端午節一早就挑着龍膽草、石蓮子、皂角等中藥材來到廣西靖西“端午藥市”參加展銷。黃雲英告訴記者,這是她連續第十二年來趕藥市了。 “來參加中藥材展銷,我主要是想和藥商交流下市場行情。”她説。 為促進壯族醫學民間傳承,並推動中草藥産業發展,2014年靖西端午藥市日前隆重開市。 本屆藥市吸引了數萬名游客。各種珍稀藥材諸如鹿茸、靈芝、走馬胎等在藥市兩側攤位上展賣,小商小販招呼着絡繹不絕的游客。有的游客為採購壯鄉特有藥材而來,還有的只為一睹珍貴藥材的“風采”。 廣西壯醫院和靖西縣中醫醫院10多名壯醫師還向游客現場展示推拿、針灸、竹罐、目診等獨特的壯醫技藝。 靖西縣中醫醫院副院長張祖堂告訴記者,壯藥裏的一些藥材是普通中藥材中所沒有的,特別適合治療四肢關節疼痛等多種痛症。靖西在壯族醫學民間傳承中過程中積累了一定底蘊,群眾的接受度也比較高。 靖西地處中國西南邊陲,南與越南接壤,北與雲南相鄰,是西南各省通往越南乃至東南亞各國的重要陸路通道。靖西縣壯族人口占全縣人口99.4%,千年歷史積澱形成了獨特的壯族風俗習慣和醫藥文化。 據史料記載,靖西端午藥市始於宋朝,盛於明清。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來自廣西、雲南以及越南的草醫藥農紛紛將自採的各種野生新鮮中草藥運到靖西縣城交易。 廣西已&&若干規定扶持民族醫藥發展,並投入了大量資金,但目前壯族醫學尚未形成規模,只在部分縣域有所推廣,張祖堂説。 談到如何在未來推動壯族醫藥發展,張祖堂&&,人員培訓和文化傳承是關鍵的兩個環節。 “我認為一方面要加強壯醫從業人員的知識和技能培訓,同時盡最大可能在民間發掘壯醫偏方和特殊技法,逐步歸納整理,希望未來能將壯醫發展成為一個比較規範的學科。”張祖堂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