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世界盃決賽階段的比賽近在眼前,東道主巴西正忙着進行最後的準備。但本屆世界盃能給巴西經濟帶來多少“正能量”,或許要比哪支球隊最終奪冠還難猜——
 |
|
圖為巴西北大河州納塔爾市沙丘體育場。世界盃期間,可容納4.2萬人的沙丘體育場將舉行四場小組賽。 法新 圖 |
最燒錢的一次
6月2日,巴西總統府“高原宮”。
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巴西總統羅塞夫從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手中接過沉甸甸的“大力神盃”。
羅塞夫在這個具有象徵意義的交接儀式上&&,為了迎接“杯中之杯”,巴西的球場、機場、港口和全體人民“已經做好了準備”。她承諾説,所有巴西人和到訪的外國游客,都將獲得安全上的保障,他們可以盡情地“享受比賽與節日”。
此前對籌備工作遲緩多有微詞的國際足聯官員們,對東道主的赤誠表態報以淡淡的微笑。
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在儀式上很有底氣地説,10天之後,全世界球迷的注意力將集中在南美,聚焦於“足球王國”巴西。“這將是一次偉大的賽事”,國際足聯發誓要與巴西政府通力合作,把本屆世界盃辦成“歷史上最好的世界盃”。
最好的世界盃會有多好,這個問題現在還沒有答案。比較清晰的是,本屆世界盃是史上最燒錢的一屆。
根據巴西官方預測,2014年世界盃巴西聯邦、州、市三級政府的總投資額將達到258億雷亞爾(約117億美元,1美元約合2.2雷亞爾)。而當地媒體認為,巴西對世界盃的總投資將會超過140億美元。
即便按巴西政府的數據看,這屆世界盃仍是國際足聯史上投資最大的世界盃決賽階段賽事。它接近上屆南非世界盃支出40億美元的3倍,是2006年德國舉辦世界盃所有花費的7倍。此外,這一數字大致相當於巴西政府對教育領域年度公共財政投入額2800億雷亞爾的9%,換句話説,花銷在世界盃上的數額足以支持巴西全國教育領域一個月內的所有公共財政開支。
本屆耗資遠超前兩屆的主要原因,可以歸咎於巴西糟糕的基礎建設。德國當年舉辦世界盃時不但有良好的交通和住宿設施,甚至連球場都不必投資建設。而南非世界盃雖然沒有德國那麼好的基礎設施,但也比巴西的設施要強一些,而且南非的賽事承辦城市並不像巴西這屆一樣如此分散。
統計顯示,巴西世界盃在12個球場建設方面投資近35億美元,其中包括6個新建球場,6個翻新球場。單單巴西利亞的國家球場就耗資高達9億美元,是世界上耗資第二高的球場。另外的近80億美元主要用於修建擴建機場、道路和改善相關基礎設施。
調查顯示,所有這些基建工程的實際花銷超過初始預算至少45億雷亞爾(約20.5億美元)。其中,超支最明顯的是機場項目,總投資額達到62億雷亞爾,比預算超出17億雷亞爾,光是瓜魯柳斯機場就超支9億雷亞爾。球場建設的實際花銷也相比59億雷亞爾的預算超支36%。
持續的大規模投入在巴西國內引來了質疑和抗議。包括“球王”貝利和“外星人”羅納爾多在內的足球界人士都批評巴西世界盃組委會燒錢。
貝利5月下旬在墨西哥一所大學出席活動時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建造球場的資金明顯會很多,但在一些案例中,有些建設多出來太多錢了。”貝利説,“其中的一些錢原本可以用來投資學校、醫院……巴西需要這些,這很明顯。從這點看,我同意(抗議者),但我痛恨那些破壞和燒燬東西的抗議者,因為他們破壞的也需要我們重新用金錢來購買。”
作為本屆世界盃組委會的董事,羅納爾多5月29日再次發表批評言論,認為辦賽投入巨大卻未惠及百姓,讓他感到羞恥。
“我要説的不是那些延遲交付的球場,因為球場無論好壞,都會在世界盃期間準備好。我主要説的是為世界盃而建的基礎設施,人們原本期望在世界盃之後,機場改造、城市交通等等可以成為這項賽事給巴西留下的遺産。然而,當初承諾得很好,結果卻沒有兌現。有統計稱,在當年列出的基建改造中,如今只有30%完工。對此我感到羞恥。”羅納爾多在出席《聖保羅頁報》的一個活動時説。他還指出,巴西人對舉辦世界盃怨聲載道,主要是因為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沒有按時完工,從某種意義上説,世界盃也是“受害者”。“巴西在2007年就獲得了世界盃舉辦權,原本有充足的時間去建設,但現在還有許多基建沒有完工,世界盃不會解決我們的問題”。
有報道指出,巴西政府為舉辦2014年世界盃承諾的工程項目預計2017年下半年才可能全部完工,意味着世界盃結束3年後,巴西政府才可能兌現當初申辦世界盃的全部諾言。截至目前,22個工程項目因無法在世界盃開賽前按時完工已從責任書名單中移除。
不過,針對國內的批評和指責,巴西政府多次進行辯解。“我們將要舉辦世界盃中的世界盃。”巴西總統羅塞夫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説,“我們沒有什麼可尷尬的,我們沒有自卑感。”
羅塞夫在裏約熱內盧參加城市公交設施揭幕儀式時還稱,這些基礎設施並不是世界盃的遺産,而是巴西人民的遺産。“比如説機場,我們不是為了世界盃而改造機場,我們是為全體巴西人民,而正好這些機場可以在世界盃時發揮作用。”
在巴西政府傾盡全力建設世界盃工程的同時,國際足聯在本屆世界盃上也投入了巨大財力和精力,操勞程度遠遠超過往屆,同時開出了鉅額獎金。除了本次世界盃奪冠獎金創紀錄的3500萬美元外,其他31支球隊的獎金之和高達3.23億美元。國際足聯還向各成員協會和有球員參賽的俱樂部總共支付近1億美元的費用。此外,國際足聯在本屆世界盃組織、電視轉播設施等方面支出2.2億美元的費用。根據國際足聯的預測,本屆世界盃該組織總共將投入20億美元。
誰在分享“蛋糕”
有付出就會有回報。同以往一樣,本屆世界盃孕育着巨大商機,而國際足聯總會最先切走屬於自己的那塊“蛋糕”。
本屆世界盃國際足聯將獲得40億美元的收益。“巴西世界盃售出近300萬張比賽門票,國際足聯從來沒有賣出這麼多門票。”國際足聯秘書長瓦爾克滿意地説。
但門票並不是國際足聯在世界盃上的主要收入,大頭主要來自於贊助商和轉播商的費用。歐洲電視網在過去3年間就向國際足聯支付近17億美元的轉播費。阿迪達斯、可口可樂、阿聯酋航空、現代汽車、索尼和Visa等贊助商贊助費大約12.2億美元。另外還有一些特許經營權的拍賣收入。
對巴西來説,好處也立竿見影。
據巴西旅游部估計,在6月和7月將有60萬外國游客來到巴西。巴西旅游局認為這些游客的平均消費將比平時增加42%,在世界盃期間的30天內,外國游客在巴西消費將達到68.5億雷亞爾(約合29.5億美元),而去年全年巴西外國游客消費額為118億雷亞爾(約合50.8億美元);此外300萬巴西本國游客也將為經濟注入183.5億雷亞爾(約合79.05億美元)。
國際知名諮詢公司安永諮詢公布的統計數字表明,旅游業和服務業在2010至2014年間將為巴西經濟賺取1420億雷亞爾(約合611.75億美元),相當於巴西去年國內生産總值的2.9%。
雖然國際足聯和一些贊助商享受免稅待遇,但巴西政府仍然可以通過世界盃增加稅收。瓦加斯基金會和安永諮詢都指出,旅游業的增長、就業機會的創造和消費的增加都會為經濟帶來活力。因此聯邦政府、各州和各市政府的稅收可能會增加181億雷亞爾(約合77.98億美元);不過巴西體育部2010年發布的預測卻沒有這麼樂觀,認為稅收將增加161億雷亞爾(約合69.36億美元)。
從就業市場看,巴西2013年聯合會杯場館的建設共創造2.45萬個職位,世界盃餐飲計劃還將創造1.2萬個臨時職位,同時國家還將對9萬人進行旅游、服務業的培訓。不過世界盃總體創造的就業機會數額並不清楚,2010年瓦加斯基金會預計到2014年共創造1400萬個直接和間接職位,而巴西政府估計2010至2014年創造的職位僅為33.2萬個永久職位和38.1萬個臨時職位。
巴西本地居民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他們在利用世界盃給自己創收。為了迎接世界盃期間可能來到巴西的游客,不少巴西本國居民在網站上發布租房信息,據巴西當地一些租房網站的統計,目前巴西居民已經提供了自己家中的10萬個床位,其中有的床位一晚價格高達1500雷亞爾(約合667.66美元)。沒有被主教練斯科拉裏召入巴西國家隊的羅納爾迪尼奧日前貼出了租房廣告,在世界盃期間出租自己在裏約熱內盧新區的頂級別墅,每日的房租高達34148雷亞爾(約合15354.32美元),還要再加上近2000雷亞爾(約合900美元)的稅。
2010年以來,得益於獲得世界盃的舉辦權,巴西中小企業的盈利額達到2.8億雷亞爾(約合1.21億美元)。巴西中小企業支持中心估計,到世界盃結束時,他們的盈利將達到5億雷亞爾(約合2.15億美元)。巴西中小企業對國家經濟有着戰略意義,其盈利佔國內生産總值的20%、創造就業佔全國的60%。不過,根據4月中旬的一份調查,63%的巴西小型企業都&&不會採取相應措施投資世界盃,特別是投資擴大庫存或者將企業用巴西國家隊的顏色對自己進行包裝等。企業主們的不積極態度要歸罪於去年聯合會杯時的經歷,因為在6座聯合會杯舉辦城市中55%的小企業主當時為賽事做了一些投資,但大部分結果都低於預期值。另外,不少企業主害怕世界盃期間的示威游行會給企業帶來影響,61%的受訪者説他們認為肯定會爆發游行,而游行會嚴重影響他們的生意,他們認為游行可能會減少銷售額19.8%左右。
輪番罷工為哪般
就在國際足聯秘書長瓦爾克到巴西進行最後一輪球場巡檢並確信“毫無疑問,這裡將舉辦一屆世界盃”的時候,巴西當地的抗議者打出了這樣的標語——“這裡不會有世界盃,只有罷工!”隨着世界盃日益臨近,巴西各大城市的罷工越來越密集,不少行業工會的工人都趁機“敲”自己的僱主一筆。實際上,世界盃已經逐漸成為工人要求增加工資改善福利的藉口。
據統計,從2011年起,負責施工建設世界盃舉辦球場和城市基礎設施的建築工人就開始游行,在2011年和2013年間共有25次游行,累計停工1165小時,他們的要求是工資高於全國和行業的平均水平。
5月以來,巴西26個州和首都聯邦區中的22個陸續舉行罷工,其中包括公交系統員工、醫生、教師、警察、垃圾處理工、機場搬運工等。
食品行業工人的口號是:“如果我們不殺牛,世界盃期間就沒有烤肉吃。如果卡車不從啤酒廠開出,世界盃的酒吧裏就沒有啤酒。”旅館業的標語是:“工資和權利也要國際足聯標準!”
為了減少工人罷工情況的發生,一些企業主只好盡量滿足他們提出的要求,比如旅游業業主聯合會負責人説,他們與員工在2013年時就已達成協定,保證臨時聘用的員工工作至少到8月底。不過,有經濟學家指出,業主在與員工討價還價的過程中也要特別小心,因為現在的加薪還會帶來解雇時的高遣散費。
罷工期間各行業造成的經濟損失暫且不説,不少人還利用罷工毀壞公共設施。據裏約客運公司聯合會發布的數字稱,僅5月中旬的一週,客運公司因罷工就造成1700萬雷亞爾(約合767.29萬美元)的損失,包括車輛損壞300萬雷亞爾(約合135.41萬美元)和車輛被燒燬1400萬雷亞爾(約合631.88萬美元)。
除了罷工還有示威。去年聯合會杯期間,由於不滿政府花大錢辦賽事、不重視提高民生水平,巴西全部6個舉辦城市爆發了暴力游行示威。在那以後,類似暴力示威游行勢頭有所減退,隨着世界盃臨近,這一勢頭又開始抬頭。今年5月15日,巴西多個城市爆發了反對世界盃的游行示威,舉辦城市之一的累西腓還發生了打砸搶暴力事件。
杯賽效應恐難持久
巴西財政部長曼特加日前&&,世界盃將使巴西經濟好轉,今年第二季度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將因世界盃的舉行而高於第一季度。但世界盃對巴西的長遠影響如何,並不是每個人都持樂觀態度。至少,從往屆世界盃來看,賽事對主辦國的經濟拉動並不是很突出:1994年美國經濟增長1.4%,1998年法國經濟增長1.3%,2002年韓國和日本經濟增長分別為3.1%和0.3%,2006年德國經濟增長1.7%。
國際評級機構穆迪4月份針對巴西經濟發布的報告顯示,雖然一些特殊部門在世界盃期間盈利將增加,但賽事並不能給巴西經濟帶來長久性推動。
據穆迪分析,餐飲、住宿、汽車租賃、廣告和電視轉播等部門在世界盃期間將獲益最多。穆迪副總裁、分析師芭芭拉 馬托斯在報告中説:“32天的賽事將在短期內使銷售增加,但不會對利潤形成重大影響,而且交通混亂、過多人力消耗和工作日的減少都將給貿易造成負面影響。”
穆迪還認為,雖然賽事將給巴西一個在國際上展示自己的機會,但舉辦世界盃也不是沒有風險,特別是去年聯合會杯期間的社會動蕩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緩慢,都給巴西的國家形象造成一定傷害。
一家名為“趨勢”的諮詢公司&&,大家期望世界盃能給經濟活動帶來影響,但對全年經濟來説影響非常小。聖埃斯皮裏圖投資銀行高級經濟師塞拉諾悲觀地認為,世界盃對經濟的影響“幾乎為零”。他説:“一般來説,5月份工業生産應最高,到6、7月將幾乎陷於停滯。目前具體影響不得而知,但增長肯定有限。”
巴西實用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家阿爾梅達説:“最直接的影響是體育場館。其他基礎設施也在建設,但無論是否舉辦世界盃,巴西也會改善這些設施。所謂世界盃遺産,相對於其他國家來説,在巴西確實非常小。”
巴西政府在2014年預算中對經濟增幅預期為2.5%,央行預測為2%,與2013年2.3%的經濟增速相比變化不大。由此可見,巴西政府也並未對世界盃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