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而不沉寂的“退市股”
2014-06-05   作者:浦泓毅  來源:上海證券報
分享到:
【字號

  浮華一夕散盡,曾經的上市公司退市,走入資本市場的角落。

  然而,角落也有角落的風景。在曾經的“老三板”市場,在現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中屬於退市公司的一隅中,退市公司們正演繹着沉默而不沉寂的資本活劇。

  在中國資本市場中,有一批以400開頭的股票。這就是當年退市後轉入時稱“三板”的代辦股份轉讓系統的原A股上市公司。2006年中關村代辦股份轉讓系統(俗稱“新三板”)試點啟動後,原三板的退市公司被整體平移至該市場交易。2012年9月,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成立,所有三板退市公司併入全國股轉系統。但無論交易場所如何變幻,交易代碼成為這些公司甩不去的烙印。其交易方式和價格運行的潛在邏輯也與其他新三板掛牌企業截然不同。

  “從宏觀的視角來看,退市公司,尤其是2005年以前老一批的退市公司已經基本被市場遺忘了。但其實這些公司的股價幾乎每年都會有一波行情,漲幅大的可以達到100%。”“老三板”市場資深人士、申銀萬國場外市場總部業務董事馮寶根這樣告訴記者。

  根據信息披露質量的不同,退市公司被分為三類:有證券從業資格會計事務所對年報出具審計報告的公司可以每週轉讓3日,在此基礎上,凈資産為正或當年凈利潤為正的公司可以每週轉讓5日。不具備這些條件的公司則每週只能轉讓1日。三類公司都以日間報價,下午三點後集合競價的形式轉讓。

  馮寶根告訴記者,仍堅守三板退市公司投資者中大部分是當年買入上市公司股票的老股民。這些老股民最大的心願就是這些公司有朝一日能夠重回上市公司行列。

  “在上海就有一些股民自發組織,都是些60、70歲的老年人。他們每年都會定期向有關部門表達訴求,向退市公司提出進行資産重組從而重新上市的建議。”馮寶根説。

  與此同時,在資本市場的風雲變幻中,也會有一些資金或主動、或被人誘導,進入退市公司市場淘金。這些資金成為退市公司行情的主要推手。

  記者注意到,在2012年9月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成立後,由於投資者對解決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問題的政策預期強烈,退市公司市場曾出現過一波集體行情,多家公司股價連續上漲。A股首家退市公司水仙A3在一輪行情上漲75%。一家正常交易的A股上市公司如果走出這樣的行情,也足以被稱為牛股。

  “推動退市公司股價大幅變化的唯一契機就是重新上市,任何關於重新上市的風吹草動,無論是公司層面重組進展還是政策層面的細小跡象,都有可能誘發出退市公司的一波行情。”馮寶根告訴記者,“有些人能夠抓住機會從中牟利,有些人則是被‘忽悠’進來,為人做嫁衣。”

  市場人士&&,由於退市公司總股本往往較小,每個交易日的成交量往往只有幾萬股。這使得有心人可以以較小的資金製造出連續多個交易日的較大漲幅,結合市場中關於公司重組的利好消息,就容易形成行情,誘導場外資金。

  多年以來,退市公司股價就在一次次“憧憬-落空”的輪迴中起起伏伏。但在馮寶根看來,隨着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不斷推進,以及退市和重新上市制度的完善,“老三板”市場循環已久的老劇有望唱出新調。上交所與深交所此前都&&了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理順了退市公司重組後向交易所申請重新上市的政策路徑。目前,包括中川3、環保1在內的多家退市公司都已停牌進行破産重整程序,希望通過資産重組重回上市公司序列。

  “在當前的新股發行體制中,退市公司仍有一定的殼價值。這是各方有興趣參與退市公司重組,以及投資者投資這些股份的最基礎條件。”馮寶根告訴記者,“未來幾年可能是退市公司市場行情最活躍的一段時間。而在新股發行註冊制改革落地之後,退市公司不再具有殼價值,圍繞重組的炒作可能也就到頭了。”

  健康的資本市場猶如人體,新陳代謝方能茁壯成長。退市公司固然一時蒙塵,但為更多中國經濟的新生力量騰出了空間。即使是退市公司自身,蟄伏之後也未必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曾經的“老三板”,這個屬於退市公司的市場角落固然不免蕭條,但尚未沉寂。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長油退市現尾市搶盤投資者押賭重返A股 預計8月6日開始股份轉讓 2014-06-05
退市長油今摘牌 翻身之路艱且長 2014-06-05
警惕對退市長油盲目“豪賭” 2014-06-05
散戶何必熱捧退市股票 2014-06-05
是誰買走了退市長油 2014-06-0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