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回升的趨勢一致,5月份滙豐中國製造業PMI反彈至49.4,為4個月以來最高,好於4月份48.1的終值。
滙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指出,5月份滙豐製造業PMI終值確認中國經濟企穩態勢,但言經濟增速觸底仍為時尚早,尤其是在中國房地産行業持續放緩的背景下。可持續增長勢頭缺乏強有力的政策支持。預計未來幾個月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將逐步放寬。
從分項數據上看,新訂單指數在連跌3個月後終於企穩。疲弱的國內需求抑制了新工作崗位的增加。但國外需求顯示擴張跡象,新出口訂單指數顯著擴張至53.2,增速為2010年4月以來最大。
而製造業産出指數小幅萎縮,為連續第四個月下滑;增長態勢仍比預期疲弱,産成品庫存指數從5月48.8的初值反彈至49.8,但較上月有所下跌,且為今年以來首次下滑。部分企業為滿足新訂單生産需要而加速去庫存。
投入指數4個月以來首度出現增長;就業指數再度下滑,降幅創3個月以來最快。上次出現下滑是在去年11月,當時是因為一些企業在裁員。
此外,平均成本負擔持續下降,通縮率為連續5個月以來最低水平。相比較而言,産出價格為今年以來首次攀升。一些企業稱,需求增加提高了企業的議價能力。
高盛發布的最新報告認為,PMI數據走強可能將緩解市場與決策層對經濟增長下滑的擔憂。但在工業增加值等硬數據(而非僅僅調查數據)呈現企穩跡象之前,預計政府仍將&&進一步的政策措施以促進增長。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隨着中國促增長政策的推出,以及投資活動周期性的增加,中國的增長動能將開始回升,實體經濟將在第二季度出現周期性反彈。但周期性經濟反彈的力度,將取決於央行能否最終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