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資料圖片 |
央行網站3日更新的4月貨幣當局資産負債表數據顯示,4月央行口徑外匯佔款餘額為272995.03億元,較3月末的272149.14億元增加845.89億元,連續第10個月增長,但增量較3月的1741.26億元明顯回落,也是去年8月以來首次回落到千億水平以下。
分析師&&,在人民幣匯率彈性明顯上升,雙向波動成為新常態的背景下,外匯佔款將不再作為基礎貨幣投放的主要手段,未來再貸款和定向降准將是向市場提供流動性的主要方式。
廣發銀行金融市場部外匯主管黃毅判斷,人民幣匯率經歷快速貶值之後,市場的預期出現明顯變化,境內企業和個人因為人民幣貶值,持匯意願上升,央行常態式干預明顯減少了,這應該是央行口徑外匯佔款增量明顯回落的主要因素。
招商證券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認為,3月17日人民幣兌美元日間波幅擴大到2%,帶來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外匯佔款的增量、波動性下降,央行外匯資産變化的中值趨於穩定。
“過去外匯佔款一度成為投放基礎貨幣唯一的渠道,在外匯佔款新增量減少之後,貨幣當局有兩種選擇,第一種是降準,把過去凍結的基礎貨幣釋放出來,第二種是開拓更多的國內投放基礎貨幣的渠道,如央行最近運用的一些工具。”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傑&&,在他看來,在這兩種選擇之中,央行從成本等方面原因考慮,更願意選擇後者。
“央行始終需要通過擴大資産負債表來供給基礎貨幣。”謝亞軒&&,外匯佔款如果不再作為供應基礎貨幣主要方式,再貸款會逐漸在常規上替代外匯佔款的作用。而再貸款目前更多會貸給政策性銀行,因此也會體現出定向發力的政策信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