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查房寫入不動産登記條例
2014-06-02   作者: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字號

  528日,國土資源部(以下簡稱國土部)正計劃上報《不動産登記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給國務院,不動産信息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台將與官員財産申報信息等系統並軌,官員瞞報登記資産信息將被剎車依法以人查房已被寫進《不動産登記條例》第6章第72條,全國實行不動産登記信息管理實行互通互享更是板上釘釘

  這個《條例》不僅令官員財産申報信息系統確切化,更與婚姻登記信息等系統並軌共享,這將對現存官員財産制度、婚姻制度等産生重要影響。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嚴金明向經濟觀察報&&:不動産登記的實質功能是保護所有人的物權,直接功能是為推出房地産稅做鋪墊,間接功能是反腐等。

  不動産登記的整體架構是有了,但是未來落地卻面臨諸多問題,剛剛參加完國土部不動産登記技術研討會的中國農業大學土地資源管理系主任朱道林&&,這是一個諸多部門全力配合才能完成的事情,但目前分工散落於不同條線,整合起來有困難。

  敏感的第6

  528日,記者拿到最新修改的《不動産登記條例》,總共884條,這8章的具體內容是:不動産登記權利、登記程序、登記審核、登記類型、登記材料的保護和利用、法律責任、附錄。

  這份《條例》對不動産登記的登記主體和客體、具體的登記機關職權、具體登記標的物的範圍和分工、不動産産權變更和審核等領域的內容進行詳細説明。

  其中最敏感的以人查房問題在《不動産登記條例》中第6章第72條得以體現,第72條的主旨是秉承依法查詢的原則對社會職能服務部門開放查詢服務系統,同時有限制地放開個人以人查房查詢服務系統。

  具體內容如下:國家實行不動産登記依法查詢制度。權利人、利害關係人以及取得權利人同意的單位和個人可以申請查詢、複製登記信息。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紀檢監督機關等有權查詢與調查,處理案件有關的登記資料,不動産登記查詢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國土資源部門起草。

  《條例》第74條給予明確規定: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對不動産登記資料共享單位以及工作人員需對不動産保密。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依法提供查詢服務,不得涉及國家秘密和依法受保護的商業機密、個人隱私。

  北京(樓盤)京鼎律師事務所律師杜兆勇認為第六章的第72條和第74條建立起來的依法查詢制度,並不是像玩網絡游戲打貪官一樣,動動鍵盤鼠標,就能成為以人查房的反腐鬥士,所以他對《不動産登記條例》的第6章持肯定態度:政府信息公開與防止信息泄密始終是一對矛盾,所以要普通公民的私人信息,就必須依據法律規定進行查詢,而絕不是沒有任何限制的向社會公開。

  面對這樣的情況,偉業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暉預測這樣的局面會造成部分人員進行恐慌性拋售,將促進未來房地産市場新房、二手房、租賃市場的有效供應量。這樣的局面在記者調查中得以呈現,528日,記者通過調查北京存量房市場,發現網絡出現大量官員拋售300萬以上的房屋信息,多數以低價拋售,比如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建外SOHO一處房産以30000/平方米(建外SOHO存量房均價35000/平方米)的價格拋售150平方米房屋,記者從多位房産經紀人獲悉得知:該業主是一位山西籍官員,正在辦理移民美國的手續,所以準備將這套房屋拋售。

  國土部土地勘測規劃院副總工程師鄒曉雲説,因為不動産登記具有實質性審查功能,它也是保護所有人物權的基礎性平台,若房産來路有問題,自然就漏出馬腳,你若清清白白,根本沒有任何影響。

  這樣的情況不僅僅在官員財産申報呈現,更會在民生問題上面亮相。比如男女雙方在民政局登記結婚前只要經過雙方認可,輸入權屬人姓名和身份證信息,就可查詢其聯網城市內所有同一權屬人名下的不動産産權變動情況、交易情況和有關價格數據等,若有偽富豪騙婚則立馬原形畢露同樣離婚發生不動産爭奪時,民政局就能馬上查詢到婚前婚後的不動産詳細數據,既保護了私人物權也提高了辦事效率。不動産登記是基礎性信息,若兩人感情基礎良好,這些查詢制度不會成為破壞兩人感情的推手,但對用不動産換來的婚姻是不小的衝擊。杜兆勇&&。

  落地面臨的協調難題

  以人查房僅僅是這個大平台中的一個分支即城市個人住房信息系統,除此之處,還有土地登記管理系統、林權管理信息系統,這三者是國際通行的三大物權平台架構。

  《不動産登記條例》第73條顯示:地方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加強不動産登記信息化建設,與同級有關部門實行不動産審批、交易和登記信息的互通互享。國土資源、公安、民政、稅務、工商、金融等主管部門應當實現不動産登記有關信息互通互享。

  也就是説,這個平台的實現有賴於各地方政府不同部門之間的協同,朱道林&&: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何時實現、怎麼實現尚存在很多不確定性。既有來自國家及相關部門信息公開與聯網政策要求的不確定性,也有不同類型信息系統信息對接技術可行性的不確定性。相比較而言,前者不確定性更大。

  除了宏觀層面的不確定因素外,朱道林認為從微觀技術領域也存在三大難題:一是針對土地、房屋、林木、海域及其他定着物等進行統一登記過程中,如何建立統一的登記規則;二是在當前不同領域由不同部門分管的背景下,如何建立統一的産權認定規則,相關方面如何界定相互銜接而不交叉矛盾的産權範圍與邊界;三是不動産統一登記信息系統研製與開發,既要實現土地、海域、房屋等建築物、構築物、林木等不同類型信息的整合,要信息全面,又要滿足今後信息公開、信息查詢的要求,滿足信息公開與防止泄密的要求等,這需要充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科學地、系統地設計。

  這些難題一直擺在國土部和地方國土資源局面前,國土部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直言向經濟觀察報感慨: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他&&:國土部開發一套標準數據軟體來整個各部委不動産登記情況非常簡單(從聯網出口入手只需6個月就能完成),但因不動産登記涉及部委、利益、人事等複雜關係,不動産登記要完整鋪展開來,需要多部委的高度配合和信息公開,這對國土部和地方國土資源局都是難事。

  路途曲折坎坷,但各地國土資源廳都在積極備戰不動産登記基礎工作。527日,湖南省國土資源廳宣傳中心彭小雲在接受經濟觀察報電話採訪時候&&:湖南省國土資源廳非常清楚不動産統一登記工作的緊迫性,所以選擇部分市縣先行開展試點,同時要認真做好基礎資料匯交和12000影像圖件製作工作,夯實不動産登記工作基礎。隨後經濟觀察報致電江蘇省國土資源廳、河南省國土資源廳,他們也表達了跟湖南國土資源廳相同想法。

  截止經濟觀察報發稿時,國土部正在提交《不動産登記條例》給國務院法制辦,因為不動産登記任務的緊迫性,前述國土部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預計國務院法制辦最晚於2014年年底&&,但因為涉及眾多部委利益,他擔心《條例》會像《土地管理法》(修訂案)一樣被擱淺多年。

 

【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社《經濟參考報》微博、微信。】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不動産登記條例&&倒計時 2014-05-27
保監會:險資投資關聯方股權不動産等須披露 2014-05-23
17省市明確不動産統一登記職責 2014-05-15
不動産登記局掛牌 2014-05-09
國土部:不動産登記局掛牌成立 2014-05-0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