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低迷 部分房企一手促銷一手搶地
2014-05-29   作者: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字號

    任志強 我當然看好現在的房地産市場,還沒到拐點。

  潘石屹 不動産統一登記條例&&後,會增加供應量,房價就會下跌。

  王石 2014-2016年中國房地産走勢是不確定的。

  年初至今,全國樓市普遍低迷,各大房企或降價促銷,或戰略轉移,以應對當前的市場狀況。作為房地産企業的高管,他們對樓市的走勢的看法卻各不相同,看多派有之,唱空派有之,中間派亦有之,和當下不同城市間分化的樓市表現頗為相似。而近期不少房企一方面加大促銷力度,另一方面在增加土地儲備上依舊沒有放緩腳步,則讓人對未來樓市走向更生疑惑。

  看多派任志強各項數據表明未到拐點處

  對於中國樓市,有“任大炮”之稱的華遠地産董事長任志強一直是堅定的看多派。

  日前,任志強在接受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經濟之聲《天下財經》採訪時&&,“我當然看好現在的房地産市場,還沒到拐點”。“衡量樓市進入拐點的條件是房價要持續下降,可能是一年,也可能是兩年,但不能説房價持續下降幾個月,樓市就進入拐點,暫時的降價只能説是‘波動’。”

  任志強分析,首先從GDP增速方面來看,在世界範圍內房價出現拐點的國家,其GDP增速都低於6%,而中國經濟增長率至少可以保持在6%,維持在7%也是有可能的,“這麼高的經濟增長速率,樓市怎麼可能會出現拐點?”他認為,從城市化率和人口結構上來看,都沒預示發生房價拐點的跡象。

  最後,從居民消費比重上來看,目前歐洲、美國、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住房消費佔家庭消費的20%-25%,相比之下,我國住房消費剛超過家庭消費的8%,至少還有兩倍的上行空間。

  不過,對政府的調控政策,任志強在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我還沒看懂新政府的調控思路,我仍然需要觀察。”

  看跌派潘石屹不看好住宅市場

  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潘石屹在微博上和任志強互動頗多,兩人之間關係不同一般。但和任志強的看多不同,潘石屹卻是看跌派的代表。

  近日,在清華大學的某論壇上,潘石屹公開表達對樓市悲觀看法:“我對住宅市場不看好。我認為中國的房地産就是泰坦尼克號,馬上就要撞到前面的冰山。撞到之後,不但是房地産行業的風險,更大的是金融行業的風險。”

  之所以看跌房價,潘石屹也有他的理由。潘石屹稱,不動産統一登記條例&&後,會增加供應量,房價就會下跌。

  房産稅政策的推出也成為潘石屹看跌的理由。他認為,“如果&&房産稅政策,就導致持有成本增加。就會促使擁有多套房子的人將房子變成市場的供應量。供應量大的話,房價就會下跌。”

  潘石屹&&,三中全會決定中提到的“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將會導致未來土地的供應量迅速增加,改變目前部分中心城市的供求關係。“北京CBD是4平方公里,但是北京的農村建設用地有1006平方公里,相當於250多個CBD。”

  中間派王石警惕房地産泡沫

  而此前因屢屢&&要對今年樓市“警惕”,萬科董事長王石常在一些報道中被認為是看跌派,但細究王石的觀點,似乎並不那麼悲觀,可稱是既悲觀也樂觀的“中間派”。

  2013年底,王石在參加某峰會時&&,要警惕房地産市場的泡沫,但他並不認為中國房地産市場的泡沫將會很快破滅。相反,泡沫將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房價也不會大幅下降,北京上海等熱點城市的房價不可能下跌。

  在最近舉行的“實現中國夢”主題論壇上,對於當前輿論熱議的房價走勢問題,王石不願多談,僅&&“2014-2016年中國房地産走勢是不確定的”。而同樣經常被媒體引用觀點的萬科執行副總裁毛大慶態度則更為明確,但也同樣不是簡單地看多或看空。

  毛大慶在接受央視採訪時&&,決定未來房地産市場走勢的,將有土地管理政策、住房管理政策、金融稅收政策和城市規劃理念等宏觀政策,還包括經濟形勢,以及多種影響國計民生的因素,城市化進程中,不同區域城市功能的低位調整,也會對開發企業帶來深刻的變化和影響。

  “但行業發展空間仍舊很大,中國的城市化遠未結束。”毛大慶説,隨着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不動産精細化的進程才剛剛開始,這為“下半場”的房地産商“選手”們提供了充分的發揮空間。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