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資料圖片 |
“最近我們的確有産品出過兌付風險,目前有兩個不良的項目正在處理中,一個是光耀集團的項目,另外一個是廊坊的項目。但到目前為止,我們的兌付率仍然是100%。”一向以“激進”著稱的中融信託相關人士近日對《經濟參考報》記者&&。
今年以來,房企通過信託融資高達1200多億。業內稱,隨着信貸收緊,越來越多的房企會絞盡腦汁通過各種渠道融資,而伴着房企扎堆信託融資,這很可能會引爆風險。
用益信託網相關數據顯示,截至5月27日,相關信託公司共發行房地産信託487隻,規模為1204.8億元,平均年限是1.8年,平均收益率是9.7%。而在2013年同期,房地産信託共發行403隻,規模為1181.6億元,平均年限是1.96年,平均收益率是9.65%。
用益信託研究員帥國讓&&,上述數據表明信託公司對房地産項目很熱情,但也比較謹慎。一般期限長,不確定性風險較大。而且數量增多,但是規模基本持平説明募集資金越來越困難。帥國讓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房地産信託融資規模會有一定的下滑,預期收益會小幅回升。
上述487隻産品中,不乏大型房企的身影,且數量較往年明顯增多。記者通過地産信託産品統計發現,萬科、恒大地産、綠地等大型房地産企業借道信託融資越來越多,成立的信託項目數量、規模與往年相比均有大幅增加,三家房企合計信託融資已達73.5億元。其中,恒大居首。前5個月,包括其各子公司在內共發行信託計劃已有17隻。由於有5隻信託計劃未公開融資規模,僅據12隻已公布數據的計劃而言,融資規模已達51.875億元,實際募資金額應遠超此數。
由此,業內紛紛質疑恒大及産品發行方中融信託的做法和兌付風險能力。對此,恒大給的回復是,“我們跟信託公司合作,都是跟以往關係很牢固的客戶,不論是信託募集還是信託兌付,我們都是按合同辦的,沒有一例違約。”而中融信託相關人士只是保守地稱,以前兌付率都是100%,最近確有産品出過兌付風險。
一位不願具名的信託人士&&,雖然總體上房地産信託的融資呈下滑態勢,但個別公司的發行仍然比較激進。比如,2013年全年,中融信託成立87個房地産信託,規模共計515.4億元,平均收益率在9.73%,佔全年成立規模的15%左右。今年以來中融信託共成立22個房地産信託,規模總計78.3億元,收益率為9.82%,佔總規模的9%左右。
“信託公司的資金一般都是類資金池的運作,近期籌集的資金就是為了歸還上期到期的資金,這需要融資量的持續擴大,如果縮減,就可能引發兌付危機。這就是為什麼一些信託公司在監管環境進一步收緊,信託行業危機重重,地産和礦産等信託已經出現風險事件的情況下,仍然如此激進發行産品的根本原因。”上述信託人士直言,如此操作的最終結果是風險爆發的時候,其危害性將會更大。
對此,帥國讓認為,房地産企業向來是融資大戶,但是近來市場環境比較惡劣,房企面臨資金之困,融資環境也越來越艱難。但面對5月份以來巨大的信託産品兌付潮,不少房企,特別是前期比較激進的大型房企在4月份就已紛紛被迫以高成本從信託市場中“輸血”,以緩解資金鏈的壓力。
用益信託網數據顯示,4月份集合資金信託産品共成立699款,成立規模約772.38億元。相比前月,成立産品數量和融資規模均有所增長;相比去年同期,參與機構數量減少3家,但産品成立數量、規模均上升。其中,房地産信託收益最高,平均收益為9.82%,遠高於所有産品8.49%的平均預期收益。

【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社《經濟參考報》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