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被爆出實施“限降令”規定,如果商品房實際成交價低於備案價格超過15%,那麼將通過技術手段限制網簽。這一規定被市場解讀為地方政府托市之舉。而有關專家認為,對於杭州來説,此輪調控已從防大漲轉變到了防大跌,即防止在最近出現跳崖式下滑。
多位接受採訪的業內人士認為,“限降令”的實施是政府釋放明確救市信號,現階段房地産市場供求關係、信貸取向、經濟環境、預期走勢都發生較大變化,地方政府不是不能承受房價下降,而是擔心降幅過大,給經濟帶來較大的震動。但也有人認為,此次調整並不是地方政府的救市之舉,而是源於對房企降價情況及對風險掌握和預判的一種需要。杭州市物價部門負責人也稱,&&辦法不是為了限價,而是進一步規範商品住房銷售價格申報備案。
據了解,在過去的一週,杭州不少降價樓盤的開發商被房管部門請去約談,並被告知房管部門和物價部門將推出降價備案制度。具體為,商品住房銷售價格申報備案後,銷售現場標示價格和申報備案價格、網上公示價格應保持一致,不得隨意調整,實際成交價格不得高於申報備案價格。提高銷售價格的,需重新備案公示,未經備案公示或調價理由不充分的,不得提高銷售價格。對未售房源銷售價格明顯偏離原備案價格的,需要重新申報備案。
杭州市物價局相關負責人&&,“如果降價幅度超過15%,就屬於隨意調整價格,房地産開發企業需要重新向物價部門申報備案。”
上述人士同時指出,商品房降價和優惠促銷時,應做到範圍明確、規則透明、幅度合理,清晰標示原備案價格、現銷售價格、活動期限。不得以虛假折扣銷售,不得使用含糊其辭、容易使人誤解的標價方式或銷售術語。而房地産開發企業可以根據建設成本及市場供求等情況調整價格,政府部門會根據開發企業的調價申請及時進行辦理。
“這意味着傳聞中的‘限降令’將開始實施。”中原地産市場總監張大偉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不同於2008年市場受外圍金融危機影響波及房地産業步入全面下行通道,本輪市場轉冷更多由於前期房價過快上漲等市場本身風險因素積累,以及前期成交集中釋放帶來的需求斷檔。因此,本次市場調整的深度和時間可能都超過以往。
張大偉認為,隨着區域市場調整加速,特別是接近年中,較多企業離任務目標較遠,6月份很可能出現一大波深度調整。因此,對於杭州來説,此輪調控已從防大漲轉變到了防大跌,即防止在最近出現跳崖式下滑。
據悉,早在3月底,杭州市發改委就建議,要對房地産市場的風險積極防範,出現重大的市場謠言時,第一時間澄清,穩定市場預期。另外,建立房地産企業重大調價政策預報制度,房地産企業在重大調價發布前,必須通報市有關部門。
值得注意的是,預期轉向是影響此輪房價下降的重要原因。新加坡國立大學房地産研究院院長鄧永恒此前在接受《經濟參考報》專訪時&&,從一般均衡模型測算,預期值下降1,房價會隨之調整31%。也就是説,如果北京居民房價增值的預期從目前6%跌到5%,房價要跌31%,所以這是一個很大的風險。微小的預期變化對於引發市場巨大的波動,説明當前房價在許多城市內是有高風險性。
有專家&&,從目前市場博弈看,供求關係、信貸取向、經濟環境、預期走勢都發生較大變化,多數城市的房價正在經歷多年未有的轉軌。地方政府所擔心的不僅僅是房價問題,而是擔心房價降幅過大,會給經濟帶來較大的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