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400億信託兌付潮5月來襲
地方政府信託融資償債壓力激增
2014-05-16   作者:記者 趙婧 鐘源/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資料圖片
  作為基礎産業類集合信託的集中到期年,2014年從年初開始就備受各方關注,全年到期規模高達3309.7億元。據業內人士介紹,該類信託中,剔除礦産類信託産品,其餘皆屬於地方政府性債務融資類信託。渡過較為平穩的前4個月後,從5月份起到期量陡增,近1400億元作為地方政府性債務來源的信託兌付潮將洶湧來襲,地方政府償債壓力激增。
  用益信託網向《經濟參考報》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全年共有1486隻基礎産業類集合信託到期,規模共計約3309.7億元。從廣義上分析,除礦産類之外,包括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交通、能源、文衛等公共服務的産業都屬於政府性債務融資類信託,今年約有1680.53億元到期。與前4個月基本穩定在100億元之內的格局相比,5月份到期規模劇增至近190億元。 
  自5月起,兌付潮來襲,下半年兌付規模基本都維持在高位。9月份將達到波峰,全月將到期90款信託産品,規模高達216.19億元。這一趨勢和野村控股對全年整個信託行業的兌付預測基本一致。野村此前預計今年第三季度中國將發生信託兌付危機。 
  基礎産業類信託作為主要的信託投資品種,因參與主體基本為地方國企或融資平台、包含隱形政府信用,以及用資項目多為政府支持、有穩定現金流的基礎設施建設等原因,而受到投資者偏愛。 
  公開資料顯示,在今年到期的基礎産業類集合信託之中,共有410隻為狹義的平台類信託,其中5月份有37隻之多,規模高達83.46億。而中融信託一家就獨攬12隻,規模高達26.55億元,分別佔5月份平台類到期信託的32.4%和31.8%。位列其後的是方正信託、北方信託、中鐵信託和長安信託,分別到期3款、3款、2款和2款,規模分別為8.06億、7.23億、5.76億和3億元。
  就發行區域來看,今年5月份到期的平台信託主要集中在中東部的沿海地區。其中,江蘇省以15隻拔得頭籌,到期規模高達44.6億元。位居其後的是天津和內蒙古,到期只數均為4隻,到期規模分別是8.23億和6.99億元。
  2014年之所以成為信託兌付高峰年,這要追溯到2年前。“2012年地方政府因融資平台限制和土地財政吃緊而催生大量融資需求,信託成為地方政府融資的一個重要渠道。”用益信託工作室研究員帥國讓日前對《經濟參考報》記者&&,“一般來説,集合類信託平均期限在1.5至2年左右,因此這些産品在今年迎來集中兌付期。”
  中央財經大學地方財政投融資研究所所長溫來成也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2014年是地方政府通過信託融資的償債高峰期。”
  “地方融資需求比較大,在銀行貸款受到約束後,地方融資平台就採用別的方法代替。”溫來成告訴記者:“從審計署2013年底公開的審計結果看,除銀行貸款外,BT、發行債券的規模比較大,接下來才是信託。”
  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負有償還責任的政府性債務中高達7620.33億元源於信託融資,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有2527.33億元來源於信託融資,此外還有4104.67億元政府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源於信託融資。
  重慶市全市各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3575.09億元。信託融資成為僅次於銀行貸款的第二大債務來源,高達604.77億元。天津市第二大債務來源也是信託融資。對浙江省、江蘇省、河南省而言,信託融資均是其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的第三大來源。債務水平分別高達780.74億元、773.39億元和424.30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僅在2012年4至5月份,包括中融、國元、中鐵等多家信託公司發行了超過40款地方融資平台類信託産品,其中單個産品規模最高的接近5億。“這些産品的銷售狀況很好,動輒3億至4億元的産品一般1個月可以預購完。”帥國讓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
  他進一步指出,地方融資平台發行城投債需要滿足較高的要求,一般的融資平台可能難以達到發債要求。雖然信託産品利率最高能達到15%左右,成本很高,但在地方政府資金缺口比較大的時候,可能傾向於採取信託融資進行填補。相比銀行貸款、債券等融資方式,信託融資帶來的風險更大。
  不過,某信託業內人士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下半年不太可能發生系統性風險。
  上述人士告訴記者,作為信政合作的風向標,基建信託在今年地方政府面臨較大償債壓力的背景下明顯“縮水”。據信託業協會數據,2013年基礎産業信託新增金額增速較2012年的104.27%下降了近八成,鋻於基建信託的投融資主體特徵,地方融資平台信託違約産生的風險、危害和影響恐難以估量,政府可能會盡量避免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發生違約。

    更迅速、更便捷閱讀深度解析、分享新銳觀點,請掃描二維碼,關注經濟參考報微信公共賬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險企投資集合資金信託風控加碼 2014-05-08
報告稱國內信託不良資産達480億 2014-05-08
險資投資集合信託規模猛增 2014-04-25
信託業轉型“搶灘”信貸資産證券化 2014-04-24
多家信託産品“觸網”衝擊監管紅線 2014-04-1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