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廳官員吃回扣 醫療設備"明招暗投"成"公開秘籍"
海南兩名衞生廳官員洩露醫療設備採購信息斂財獲刑
2014-05-15   作者:記者 傅勇濤/海口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資料圖片
  在醫療設備招投標之前,向投標公司暗中“通報”預算價格、設備參數等信息,甚至採購標準為一家公司“量身訂做”,“隱形決定傾向某一品牌”中標醫療器械招標,海南省衞生廳兩名幹部日前被海南省一中院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
  醫療設備採購為何屢屢成一些醫衛幹部貪污的尋租目標?專家稱,採購、定價等環節存在較大“可操作空間”,致使不正當利益鏈叢生,填補醫療設備採購的監管漏洞迫在眉睫。

  為吃“回扣”提前“關照”醫療設備商

  黃更榮、陳長琨在擔任海南省衞生廳中醫處處長、計財處調研員的四五年時間內,在醫療設備採購招標、評標監督、款項結算等工作中,多次“關照”供貨商,從中獲取利益。
  據記者了解,2009年至2012年期間,國家下撥專項資金扶持海南省等地方的中醫藥發展,這筆每年下撥的200萬元的專項資金,成為黃更榮、陳長琨用於斂財的“幌子”。
  “為了提前得知衞生廳撥付給各中醫院醫療設備採購項目的採購信息,最好的方式就是給黃更榮送錢。”海南仁和公司董事長潘家森説,每次送錢少則5萬,多則近10萬元。
  在提前得知醫療設備採購項目的預算價格、參數指標等採購信息之後,潘家森的公司順利承攬了琼山區中醫院(現與海口市中醫院合併)、琼海市中醫院、昌江縣中醫院和臨高縣中醫院等部分醫療設備採購項目。
  2011年底,為了讓一些送錢的採購商順利競標成功,黃更榮還居中聯絡,打招呼給屯昌、萬寧等市縣中醫院院長,&&“項目做成後,供應商會&&感謝。”
  更令人驚訝是,據辦案人員介紹,作為海南省衞生廳招投標採購領導小組成員的陳長琨,在制定採購標準的過程中,會傾向於給“好處費”的公司,在最後的競標評審環節,這些公司的産品參數就佔有很大優勢,中標幾率就高了很多。
  據了解,在3年時間內,陳長琨為醫療設備供應商潘家森、韓勇光、何英、馬佳鋒謀取利益,非法收受財物27萬元。
  在辦案法官看來,“隱形決定傾向某一品牌”是導致醫療器械商業賄賂的客觀原因,而醫療設備利潤巨大的空間,也為這種傾向性的招標提供了動力,即使供應方行賄10多萬元,也能獲利不少。

  醫療設備招標“明招暗投”已成“公開秘籍”

  記者採訪發現,在醫療項目招投標中提前洩露信息、或者量身定做標書,早已是海南衞生系統內的“公開秘籍”,“潛規則”其實早已搖身變為“明規則”。
  記者獲悉,黃更榮在中醫處處長任上長達8年時間,對於各種關於中醫醫療設備的採購,他都有極為重要的決定權。因此,手中有了權力,加之對“明規則”瞭如指掌,很難對供應商的金錢拉攏收買産生“免疫力”。
  “收錢時心理是矛盾的,總怕哪天被抓,可又存着僥倖,因為當時整個醫療衞生行業風氣就是這樣,覺得自己收,別人也收,被發現了也是‘法不責眾’。”黃更榮説。
  按照規定,醫院設備採購基本均需進行招投標,並由海南省政府採購中心按照程序運行,然而實際操作卻並非如此簡單。
  陳長琨説,只要醫院負責人提出自己的“技術門檻”,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確定最後中標人。“醫院設置相當技術指標,最後能入圍者也就一兩家,招投標也就成了走過場”。
  海南省衞生廳的一位幹部告訴記者,事實上,每個醫院在買醫療設備時,都是有傾向性的,因為必須要針對需求來確定,這就是所謂向設備提供方要求的參數。而這個參數,有時候就會發生傾向性。
  例如,一家醫院在採購CR機(計算機X線攝影)過程中,在招標書上設定該經銷商代理品牌設備的特定參數,使其順利中標。精明的經銷商把行賄成本算在機器銷售價格裏,結果一台出廠價90多萬元的CR機,中標價可能會高達170多萬元。

  多重監管“築底織網”遏制“傾向性”招標

  在醫衛系統的一些人士看來,由於採購、定價等環節仍有監管漏洞,存在較大“可操作空間”,因此導致醫療器械領域不正當的利益鏈叢生,價格虛高不下,醫療設備採購也成為醫衛人員新的尋租方向。
  中國醫藥協會副秘書長莊一強説,在現行醫療管理體制下,多頭管理難以形成統一的監管體系,減弱了遏制腐敗的效能,極易導致權力的“設租”與“尋租”。醫療部門過於注重追求經濟效益,忽略了內部制約機制的健全和完善,尤其是對“一把手”的監督。
  “應完善醫療器械定價、採購制度和標準,加大監管監督力度,剷除尋租空間。”莊一強説,醫療設備的專業招投標中,要形成其他專業監督機構為輔,社會中介機構、供應商和新聞媒體、社會公眾為補充的監督體系,避免通過設定特定技術參數,有傾向性招標。
  記者採訪發現,涉案單位都有比較完善的業務工作規章制度,但監督機制普遍薄弱、責任不明、落實不到位等問題突出,導致涉案人員權錢交易。辦案法官也稱,多數涉案人員法制觀念淡薄,認為收取“回扣”是行業普遍存在的“潛規則”。
  海南省衞生廳的相關負責人坦言,當前醫療衞生管理機制不完善,相配套的法律法規及調控手段不健全在某種程度上直接誘發了醫療衞生系統職務犯罪的發生。
  “對容易誘發受賄腐敗的部位和環節,權力要適當分解,變‘個人説了算’為集體決策,避免個人專權。”海南省預防腐敗局的相關負責人&&,行政主管部門與上級監督部門要加強對醫療器械購銷渠道及各個環節運行情況的適時跟蹤監督,確保監督不流於形式。
  目前,海南省海南省衞生廳制定和完善了規範醫療器械招投標、年度審計、一崗雙責制、醫務公開、定期對“一把手”廉政談話等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整改制度措施。

    更迅速、更便捷閱讀深度解析、分享新銳觀點,請掃描二維碼,關注經濟參考報微信公共賬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美國對中國醫療設備産品發起“337”調查 2013-08-20
財政資金將優先採購國産醫療設備 2013-07-04
傳強生擬200億美元收購瑞士醫療設備商 2011-04-20
醫療設備過度依賴國外市場成為行業發展瓶頸 2010-11-30
遼寧鞍山向鄉鎮衞生院發放890萬元醫療設備 2007-04-0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