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籌”興起引發關注 集資風險值得警惕
2014-05-08   作者:段續  來源:經濟參考網
分享到:
【字號

  在中國接入互聯網20年歷程中,網絡帶來的改變日新月異。如今,一種設定具體項目、規定具體期限、募集定額資金、面向特定群體的互聯網新“玩法”——“眾籌”,正吸引越來越多的網友參與其中。

  眾籌被定義為通過互聯網發布項目並募集資金的一種方式。和現實生活中普通募資項目不同的是,眾籌項目多為創意産品、演藝活動和創新産品。

  在設定天數內達到或超過目標金額,項目發起人可獲得資金;項目完成後,網友將得到發起人預先承諾的回報,如果項目籌資失敗,發起人已獲資金將全部退還支持者。

  在某著名眾籌平台上一則韓國影視明星見面會的項目中,發起者的募資目標是30萬人民幣,感興趣的支持者可以通過支付1680元人民幣獲得活動入場資格。

  “眾籌模式就是將購買者的需求和資金預先進行集納,項目發起者進而有目的地進行産品研發或活動策劃。”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丁肇勇説。

  在眾籌模式的鏈條中,發起者負責項目的設計、推進和成果展現,支持者給予項目資金支持,眾籌平台則負責監管,保證支持者資金得到回報,抑或項目失敗後的全額退款。

  專家認為,和單純的募資項目不同,眾籌表現為一種針對特定消費者的定向營銷。在消費需求的基礎上進行産品研發或者活動舉辦,可以規避一些成本風險。

  丁肇勇認為,贏得支持者信任,保證支持者資金安全,防範非法集資風險仍然是最關鍵的問題,披着“眾籌外衣”的集資項目讓他頗為擔心。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1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5.8%。

  有專家指出,巨大的網民基數為眾籌項目的集資提供了基礎。一旦項目參與者出錢買的是可獲得收益的股份而不是具體商品,就意味着他們的收益和本金無法得到保證,如果發起人攜款跑路,損失很難收回。

  丁肇勇指出,用不多的金額購買眾籌項目的“玩票”未嘗不可,一旦項目涉及金額較大、許諾各種收益、沒有實物買賣發生,購買者就應當提高警惕,防止上當受騙。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七匹狼18億開店計劃暫緩 募集資金改投銀行理財 2014-05-06
專家:警惕非法集資六種典型手法 2014-05-05
浙江寧波五年非法集資109億余元 2014-04-30
蘭州集資案背後股權糾紛水落石出 2014-04-25
“眾籌”興起引發關注 集資風險值得警惕 2014-04-2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