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集中採購成“殺價利器”
2014-05-08   作者:記者 鄭燃/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從2011年8月到現在,我國試點批量集中採購已將近三年,價格優勢明顯,成為“殺價利器”。但與此同時,專家也提出,批量集中採購也應避免價格戰,建立健全以集中採購機構為主體、採購人和供應商配合協作的需求標準研究機制。

  同級別産品採購差價竟超過2600元

  2011年8月,從辦公通用的&式計算機和打印機入手,中央單位推行了批量集中採購改革試點工作。目前已將實施範圍擴大到&式計算機、打印機、便攜式計算機、影印機、傳真機、掃描儀、影印機、空調機和碎紙機9個品目。江蘇、福建、廣西等地也陸續開展了批量集中採購工作。記者採訪了解到,與協議供貨相比,批量集中採購已成“殺價神器”,同級別的産品,兩者差價竟超過2600元。
  2014年4月江蘇省級批量集中採購的第一包&式計算機中,成交候選人南京新華海科技産業集團有限公司以3467770元的價格中標,中標品牌為聯想,&數為715&,投標單價為4850元。在這一包産品中,配置的是CPU為Intel酷睿四核i7-4770,主頻3.4GHz,內存容量≥8G,並有1TB硬盤;採用獨立顯卡,顯存超過1G,並且預裝Windows7 Pro正版。
  而在浙江省政府採購協議供貨平台上,採用i5處理器的聯想thinkstationE32-i5&式計算機價格卻為5934元。與江蘇中標的産品相比,這批産品採用的i5處理器速度不如i7處理器,顯存空間也較小,但這些低配産品仍然比江蘇批量採購高配産品的價格還高出1000余元。
  更值得關注的是北京市政府採購協議供貨産品的價格。與江蘇批量集中採購中標機型配置相當的聯想ThinkCentre M8500t-D124,在北京市政府採購協議供貨平台上顯示的零散採購價格為7490元(2014年5月6日摘錄),且內存配置還有所降低。但與江蘇省批量集中採購第一包&式計算機的中標結果相比,北京市政府採購協議供貨産品價格卻高了2640元,超過三分之一。在北京市政府採購協議供貨平台上,配置相當的戴爾OptiPlex 9020 MT報價為6561元,惠普HP Compaq 8380 Elite MT價格為6771元,都比江蘇批量採購同級別産品的價格要高。

  批量集中採購帶來規模優勢

  批量集中採購正逐步被政府部門首肯。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要求黨政機關應當依法完整編制採購預算,規定列入政府集中採購目錄範圍的,應委託集中採購機構代理採購,並逐步實行批量集中採購。
  在專家看來,倡導批量集中採購乃題中應有之義,因為協議供貨確實存在諸多弊端。
  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徐煥東就認為,協議供貨的一個主要弊端,就是存在價格軟肋。這主要源於其分散本質,每個採購單位按照協議購買各自所需的産品,沒有批量和總價值的限制,對於賣家而言依然屬於零售,很難有價格優勢和規模效益。實際上目前協議供貨不僅沒有價格優勢,有些甚至比市場價還高,這是讓社會公眾難以接受的。“當然,這些問題也可以通過完善協議供貨制度解決,但難度會很大。”徐煥東説道。
  相比較而言,批量集中採購則有不少優勢。徐煥東認為,批量集中採購具有採購成本、人力成本、監督成本等3項成本下降,價格、質量、服務等3項效益提升的特點。與分散採購相比,批量集中採購顯然更符合市場批量競爭規則。批量越大,吸引的供應商就越多,採購活動的競爭性就越強,採購方的選擇性就越多,價格優勢、質量優勢及可獲得的配套服務等自然會顯著提升。

  專家建議建立批量集中採購標準

  但業界也在擔憂:在大量節約資金的同時,批量集中採購是否會成為演變成為價格戰?有業內人士稱,批量集中採購是對一些通用性強、技術規格統一、便於歸集的政府採購品目,相對透明,因此參與競爭的供應商數量也會相應增加,為爭奪市場,供應商之間難免會壓低價格造成惡性競爭。 
  有供應商&&,作為政策的制定和執行者,政府部門不應過分注重價格因素,而是應充分考慮政府採購行業的特性和集中採購分散供貨的服務成本、資金回流的速度及後續服務的情況,制定出合理的評分標準。他希望政府部門能在採購、監管等環節採取措施,建立起“黑名單制度”,凡有惡意壓低價格、供應質量不達標等行為的企業,都要清除出去。 
  有政府採購專家認為,政府採購首先是要節約財政資金扼制腐敗,但同時又承載着許多的政策功能。“採購價格不是越低越好,小企業就沒有大企業或外資企業的價格和技術優勢,我們需要扶植國內的某些産業。”
  財政部政府採購管理辦公室主任王瑛則建議,我國應建立健全以集中採購機構為主體、採購人和供應商協作的需求標準研究機制。採購機構要按照專業化方向,開展批量集中採購品目需求標準研究工作。依據預算經費標準,結合採購人實際需求、産業發展導向和政府採購政策要求,制定産品的參考配置標準和評審標準,體現物有所值的價值取向。同時強化供應商履約管理和售後服務工作,督促供應商提供優質高效的産品和服務。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中央預算單位擴大批量集中採購範圍 2013-09-12
[政府採購論談]集中採購助央企降本增效 2013-08-22
國企扎堆義烏“集中採購”節約成本 2013-08-08
北京基本藥物集中採購節省9.73億元 2013-04-09
有效杜絕"天價採購" 批量集中採購擴大推廣勢在必行 2013-03-2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