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事壇]搜索引擎不是法外廣告之地
2014-05-06   作者:舒銳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報載,國家工商總局日前公布今年1月在全國部分媒體抽查監測發現的14個嚴重違法廣告。
  當下,各類搜索引擎成為人們獲取資訊的重要途徑,而多數主流引擎借助長期積累的公信力成功開展了廣告推廣業務。這既包括點擊付費模式廣告業務,也包括競價排名。雖然也有反對者認為如此獲利模式,有違搜索引擎的中立態度,但筆者以為,只要是對合格産品進行推廣,並沒有進行虛假宣傳,這兩種方式均與法律精神並不違背。 
  其實,搜索引擎推廣産品和明星推銷産品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如果在法律限度內進行運作,那麼商家産品得到了宣傳,消費者獲取了資訊,引擎也因此獲利,本可以實現多贏局面。同時,消費者對搜索引擎也有着選擇權,這種選擇不僅在於選擇哪家引擎,也在於是否選擇任何一種引擎。因此,我們本無權利苛求搜索引擎必須保持利益上的中立。 
  然而,搜索引擎對虛假、違法廣告予以推廣,甚至為之提供認證、信譽擔保,就成為了違法廣告的同謀,脫離了法律的軌道。首先,讓消費者得到了虛假信息,並使之陷入可能被欺詐的危險當中。其次,引擎自身公信力也面臨質疑和損耗,並將因此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再者,對其他選擇該引擎推廣的合格商家不公平,可能使之付出的成本付之東流。最後,這將嚴重擾亂市場秩序,成為劣幣驅逐良幣的幫兇。
  需要指出的是,現行廣告法對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定位較為分明,而搜索引擎的法律地位卻有些模糊,但這並不意味着搜索引擎是法外之地。
  根據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如果相關推廣被界定為廣告,消費者若有證據證明其因相關推廣購買了偽劣産品,搜索引擎也應承擔對消費者賠償的連帶責任。可見,消費者能否實現相關權利,關鍵在於如何對搜索引擎的推廣行為進行界定。 
  目前,廣告法正在修訂當中,草案厘清並擴大了責任主體的範圍,如擬加強明星代言的法律責任,而對搜索引擎卻並無涉及。這也意味着,追究搜索引擎的法律責任,並沒有直接法條可供引用,還需要根據其他條文理念進行推導。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搜狗奇虎360相互指責 新一輪搜索引擎大戰一觸即發 2013-09-22
二季度中國搜索引擎市場規模達92.8億元 2013-08-20
張朝陽欲攜搜狗加入搜索引擎大戰 2012-09-03
一季度中國搜索引擎運營商市場規模為55億元 2012-06-05
谷歌搜索引擎增加“知識圖譜”功能 2012-05-2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