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警惕非法集資六種典型手法
2014-05-05   作者:記者 劉詩平 蘇雪燕/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近日&&,當前,我國非法集資形勢依然嚴峻,非法集資手法花樣翻新,廣大百姓需增強風險意識,謹慎選擇投資渠道。
  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劉張君&&,非法集資形勢依然嚴峻,2013年發案數量、涉案金額、參與集資人數均超過以往常規年份的平均水平,發案區域涉及全國31個省(區、市)、87%的市(地、州、盟)和港、澳、&地區,新發案件多集中在中東部省份,並不斷向新的行業、領域蔓延。
  統計顯示,全國公安機關2013年偵破非法集資案件3700余起,挽回經濟損失64億余元。
  劉張君説,當前,很多非融資性擔保公司、投資諮詢等中介機構公開“代人理財”大肆非法集資;許多小額貸款公司、私募股權投資等融資性機構超範圍經營涉嫌非法集資;一些農業專業合作社以入股分紅為誘餌吸收農民資金投資異地或放高利貸;網絡&&打着“民間借貸”旗號非法集資風險也日見凸顯。
  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副局長韓浩&&,近年來非法集資的手法花樣翻新,公安機關在工作中主要發現有六種典型手法:
  一是假冒民營銀行的名義,借國家支持民間資本發起設立金融機構的政策,謊稱已獲得或正在申辦民營銀行牌照,虛構民營銀行的名義發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
  二是非融資性擔保企業以開展擔保業務為名非法集資,主要是發售虛假的理財産品,或虛構借款方、以提供借款擔保名義非法吸收資金。
  三是打着境外投資、高新科技開發旗號,假冒或虛構國際知名公司設立網站,並在網上發布銷售境外基金、原始股、境外上市、開發高新技術等信息,虛構股權上市增值前景或許諾高額預期回報,誘騙人們向指定的個人賬戶匯入資金,然後關閉網站,攜款逃匿。
  四是以投資養老公寓、異地聯合安養為名,以高額回報、提供養老服務為誘餌,引誘老年群眾“加盟投資”;或者通過舉辦所謂的養生講座、免費體檢、免費旅游、發放小禮品方式,引誘老年群眾投入資金。
  五是以毫無價值或價格低廉的紀念幣、紀念鈔、郵票等所謂的收藏品為工具,聲稱有巨大升值空間,承諾在約定時間後高價回購,引誘群眾購買,然後攜款潛逃。
  六是假借P2P名義非法集資,即套用互聯網金融創新概念,設立所謂P2P網絡借貸&&,以高利為誘餌,採取虛構借款人及資金用途、發布虛假招標信息等手段吸收公眾資金,突然關閉網站或攜款潛逃。
  “公安機關提醒廣大群眾,非法集資犯罪手法層出不窮,需增強風險意識,謹慎選擇投資渠道。”韓浩説。
  劉張君&&,2014年將繼續按照“打防並舉”、“防治結合”思路,強化宣傳教育,強化預警防範,強化打早打小,強化大要案處置。
  據介紹,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將組織各省(區、市)於5月集中開展打擊非法集資宣傳月活動,8月至10月開展涉嫌非法集資廣告資訊信息排查清理,大力推動重大、跨區域案件處置,更加注重面向基層、突出重點,更加注重以查促整、協同聯動,全面推動防範、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向縱深發展。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浙江寧波五年非法集資109億余元 2014-04-30
監管層警惕網貸&&涉非法集資 銀監會牽頭啟動P2P監管 2014-04-22
以擅自公開發行證券罪取代“非法集資”罪 2014-04-15
“非法集資”罪名應該取消 2014-04-15
非法集資紅線不能碰 2013-12-2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