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一噸煤賺不到六塊超四成大煤企虧損 多地再救市
2014-05-05   作者:記者 王璐/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資料圖片
  “賣一噸煤賺的錢不到六塊,連兩瓶飲料都買不起,有的企業甚至是産一噸煤虧20多塊錢,好多企業都停産了,就連神華這樣的大企業日子都不好過。”近日在內蒙古、山西等地見到的蕭條景象讓王建很是感慨,身處煤炭行業的他對未來倍感擔憂。
  而這只是煤炭業深陷寒冬的一個縮影。《經濟參考報》記者從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獲悉,一季度大型煤炭企業虧損面已擴大至44.4%。面對煤炭企業的求救,多地政府再出減免稅費、促進煤炭銷售等政策馳援,甚至要求電企只採購本地煤。在業內人士看來,救市措施治標不治本,全國煤炭市場過剩的局面難以根本改變,從中長期而言,還應着力於整個行業的轉型升級。
  當“黑金”變成了“白菜”,煤炭行業早已沒有了昔日的風采,甚至在寒冬中愈陷愈深。“今年的煤炭市場價格下跌比預期來得早、來得急、跌得快、跌得深,煤炭企業生産經營困難加劇。”在最近一份文件中,山西省煤炭工業廳對全省煤炭經濟一季度的運行情況如此描述道。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3月底,山西全省煤炭企業存煤3380萬噸,同比增長87.2%。今年一季度該省煤炭全行業實現煤炭銷售收入947億元,同比減少201.62億元,下降21.3%,全行業實現利潤8億元,同比減少52.13億元,下降86.6%。噸煤綜合售價401.14元,同比下跌117.64元,下降22.68%;噸煤平均利潤5.72元,同比減少13.25元,下降69.92%。
  “需求上不去,價格一個勁往下跌,但運費、財務成本卻在不斷增加,而且還得加大人力、財力、物力促進銷售,誰生産誰賠錢,一些中小企業從去年停工後就一直沒復工,大企業要進行周轉資金、償還銀行利息,只能以量補價來維持生産,只要接煤,價錢都好商量。”山西煤炭運銷集團一位銷售經理的這番話道出了煤炭業“産能難去、價跌不止”背後的原因。
  以中小煤企居多的內蒙古情況更為糟糕。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目前內蒙古煤礦賣給當地電廠的煤價最低已經到了每噸55元,一大批中小煤礦被迫停産。這從內蒙古煤礦安全監察局網站公布的産量數據可以得到印證,1月至3月內蒙古地區煤炭産量同比降7.6%,地方煤礦(中小規模)産量同比減少近八成,而更小的鄉鎮煤礦産量同比降幅超過八成。
  這並不是個案。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社會煤炭庫存仍然居高不下,已持續28個月在3億噸左右。一季度,規模以上煤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7012.5億元,同比下降8.3%;企業利潤總額323.2億元,同比下降41.2%,比2012年同期下降65%;大型煤炭企業虧損面達44.4%,比2013年擴大了13%。
  更值得注意的是資金鏈岌岌可危。據了解,山西五大煤炭集團平均資産負債率已經達到75%以上。WIND數據統計顯示,證監會行業類中28家煤炭上市公司有一半的公司負債率在50%以上。
  這一切也給山西、內蒙等産煤大省的經濟造成較大的下滑壓力,一季度GDP增速遠不及預期目標。面對嚴峻形勢,山西省煤炭工業廳在4月中旬提出了幾點建議,其中包括加大涉煤收費的清理力度、啟動煤電價格聯動機制、加快鐵路運輸市場化改革。
  緊接着,山西省省長李小鵬在4月22日主持召開省政府會議,要求落實在2013年7月&&的《進一步促進全省煤炭經濟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增長措施的通知》,同時又&&了17條相關措施,將原本於去年年底到期的暫停提取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和煤礦轉産發展資金、減半收取煤炭交易服務費政策繼續延續,並暫停協議方式配置煤炭資源,暫停審批露天煤礦。同時,還&&將加快煤炭資源稅由從量計徵到從價計徵改革。
  而黑龍江省政府去年7月份通過失業保險金封閉繳存使用、“三供一業”(供水、供暖、供燃氣、物業)移交地方、項目支持等多個舉措幫助龍煤集團等重點煤炭企業減負轉型,在今年3月底又召開專題會議馳援,“以前的扶持政策將繼續延續,同時要求黑龍江當地的電廠只能接當地的煤炭,以往像內蒙古呼倫貝爾等地的煤炭都是銷往黑龍江地區,限制之後現在基本是賣不動了。”王建透露説。
  此外,內蒙古、貴州、陜西等地去年以來的取消部分收費、鼓勵煤電一體化等扶持政策也在延續。
  不過這些救市措施並未減少市場人士的擔憂。安迅思息旺能源分析師鄧舜認為,5月是傳統的雨季,水力發電的增多將影響火力出力。目前國內沿海運費處於低位,説明下游需求未見明顯回升;而且現在礦區煤企庫存非常高,大秦線檢修之後,北方港口的煤炭庫存將回升,國內動力煤價格難以大幅上漲。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也預測,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上半年煤炭需求增速將進一步回落,全國煤炭市場總量寬鬆、結構性過剩的態勢不會發生根本性改變。

    更迅速、更便捷閱讀深度解析、分享新銳觀點,請掃描二維碼,關注經濟參考報微信公共賬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神華突襲降價打亂煤價企穩預期 中小煤企或跟進降價 2014-03-04
超九成煤企業績跳水 價格連跌還債更難 2014-02-13
煤炭銀行傳聞遭多家煤企否認 2013-12-06
三大煤企上調價格備戰電煤談判 2013-12-05
國務院:堅決遏制煤炭産量無序增長 減輕煤企稅負 2013-11-2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