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前一段時間用百度地圖來説清明小長假的熱力度後,百度又在北京汽車展上出沒,不僅推出了實時搜索熱榜,還順勢推出了2013年中國汽車行業報告。百度大數據瞄準“路”與“車”經濟的背後打的什麼牌? 百度瞄上了車聯網?這並非不可能。對於號稱要做最強機器大腦的百度公司來説,將大數據插入任何有價值的硬體是未來必走的路線。而現在的智能汽車就如同一個身體構造複雜,軀體更加龐大的大人體,互聯網廠商可以在其上通過雲技術,收集從座椅舒適到胎壓穩定性,從車速到剎車頻次,等等一切細節數據,形成駕車人在汽車上的體驗數據,從而可以向汽車經銷商實現提供産品改善策略。 另外一端,則是車載系統。這方面儼然重現了智能手機終端的場景:蘋果和谷歌角鬥。不過從蘋果和谷歌的PK中也可以獲知,基於雲端服務的車載系統擁有的空間十分巨大。 這一雲一端,是百度切入車聯網的關鍵所在。 第二大猜想便是,百度會借此曲線進入汽車保險業。 大數據對於車險行業帶來更多的是一種思維帶動的産品轉變,從被動的賠險設置,到更加靈活的車險産品設置,未來的車險能夠讓雙方都體會到平衡。百度在此方面的進入,有兩種可能性,第一是如上所述的那樣從行車大數據切入,影響車險産品,百度地圖的清明熱力圖就是一個小縮影。第二則是目前百度和中國平安在合作模式。平安瞄準的是百度大數據,這個平台上聚集了中國80%以上的網民流量,也就意味着是一個巨大的消費者行為數據庫,顯然對於平台想要實現“互聯網思維轉型”是一個不錯的平台:通過研究消費者在互聯網上的行為習慣,進行保險産品創新。 第三大猜想則可能是,百度想直插汽車品牌營銷腹地。當下,整個汽車行業的數字化都處於起步階段,太多可能性在等待擁抱。而從百度的這份汽車報告中提供的兩個數據出發,在汽車品牌營銷中,大數據可以帶來不少機會。 首先是一個關於無線搜索的數據。2013全年百度平台上,汽車行業無線端搜索量佔比為46%。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無線端搜索量逐漸趕超PC端,個別時間佔比已超50%。作為輪子上的經濟,汽車品牌主恐怕在看到這組數據前也很難想象,有這麼多的品牌搜索是發生在移動過程中。 其次是四線城市汽車網民的搜索份額。2013年四線城市汽車網民佔整體的42.6%,三線城市的這個數字是22.9%。如果前者是提醒汽車品牌主要加速對移動營銷的投入;那麼第二個數據則説明:搜索即需求,此刻不滿足,何時收穫? 雖然目前有不少汽車經銷商都喊着“渠道下沉”三四線城市的號子,但從目前的經驗來看,小城市的汽車體驗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並不能實現如一二線城市那般完善,更多的汽車體驗還是用眼在網上看的過程。所以品牌信息在網絡上的滲透和擴散,是一個大學問。不管是豪車還是SUV,如果信息能夠精準到達這些小城市的網民眼中,留下印象,那就事半功倍了。 而對比了這三種路徑,你會發現,百度大數據對於汽車品牌的營銷影響,就是這麼一個側寫:車聯網網住的是駕駛者的數據,而百度網住的是全平台,包括駕車的、將要駕車的,還有想要駕車三大人群的需求數據。這三者的行為數據價值匯聚到數據庫,整合、分析後,幾乎可以成為汽車品牌主對於潛在市場需求以及已有市場需求的全盤掌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