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現代化新型農業任重道遠。日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金融服務“三農”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創新農村金融産品;推廣産業鏈金融模式。在政策引導下,中國農業銀行等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正瞄準農業産業鏈金融服務模式,以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為支持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抓手,為農村金融注入“金融活水”,促進農業産業鏈上每一環升級改造。
推廣産業鏈貸款 農戶獲益良多
前不久,遼寧省朝陽市北票市東關營鎮海豐村楊玉濤遇到了煩心事。在周圍養雞專業戶帶動下,他投入300萬元建了雞舍,卻發現流動資金不足,才養的5萬隻雞變成了燙手的山芋。
“銀行貸款需要提供抵押物,我不夠條件呀。”楊玉濤告訴記者,“不過,宏發公司幫我擔保後,農行貸給我8萬元,一下解決了大問題。”
為楊玉濤擔保的宏發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農業産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有着種雞飼養、雞雛孵化、飼料生産、基地養殖、技術服務、肉雞加工等産業鏈條。楊玉濤這樣的農民就是鏈條上的一環,與企業簽訂肉雞養殖合同後,即可獲得雞雛、飼料、技術指導等服務。
中國人民大學農村經濟與金融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馬九傑認為,“小農戶往往缺乏抵押物,貸款難度較大,而産業鏈金融模式能有效解決農民市場認可度較差的情況,使産業鏈上的農戶獲益良多。”
據介紹,僅在遼寧省,農行就通過産業鏈貸款惠及上下游農戶300萬戶,帶動100余萬農戶辦理惠農卡,近三年累計發放農戶貸款9億元。
今年,楊玉濤想把養殖規模擴展到10萬隻,這需要至少20萬元的流動資金。在國家推廣産業鏈金融模式的引導下,農行主動提出為他這樣的畜牧養殖大戶,將單筆産業鏈貸款額度提高到20萬元至100萬元不等。
“對於銀行而言,點對點的貸款模式,成本比較高。利用企業信用給農戶形成擔保,銀行大大降低運營成本和風險,盈利空間有所提高。”馬九傑説。
銀行不墨守成規 助推産業鏈企業全力發展
“在發展初期,公司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擔保,但是農行慧眼識珠,給公司50萬元信用貸款作為起步資金,扶植我們這個民營企業一步步發展壯大。”禾豐牧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金衛東説。
現在禾豐牧業已經成長為國家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擁有集飼料産銷、飼料原料貿易、農産品生産及加工、飼料添加劑和畜牧飼料機械製造為一體的開放式産業鏈。2013年該企業總資産35億元,總銷售收入85億元。
禾豐牧業大跨步地發展産業鏈模式的同時,農行對其的金融服務也未停步,在授信額度提升至6億元的同時,農行對該公司提供的金融産品已達15種之多。
針對上游原料供應鏈,農行為禾豐牧業的魚粉、豆粕原料等國際貿易業務提供國際貿易融資服務,辦理進口押匯、信用證、參融通等業務;在産業鏈核心環節,為集團提供資金結算、現金歸集等業務;在下游産業分銷鏈條中,搭建電子商務網上交易平台,普及網銀訂貨等。
農行遼寧省分行負責人趙壯志説,重點做好農業産業鏈的金融服務,有助於促進傳統農業改造升級。
截至2013年末,農行産業化龍頭企業貸款餘額1548億元,對國家級、省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的覆蓋率分別達81.4%和57.6%。
“金融是企業發展的媒介,更是農業産業鏈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金衛東説,“銀行不墨守成規,我們才更有勇氣發展。”
順應産業鏈發展 銀行服務私人訂制
“中國乳業有過慘痛經歷,我們痛定思痛,想成為乳製品安全代表。”中國輝山乳業控股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葛坤告訴記者,為緊抓乳品安全的每一個環節,企業不得不將産業鏈不斷向上游推進,打造一條從牧草種植到飼料加工、從奶牛養殖到乳業製造的全封閉自控産業鏈,而這需要更全面、完善的金融服務予以支持。
“銀行就是要順應現代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的發展趨勢,沿着農業産業鏈上吃幹榨盡,向客戶提供私人訂制般的金融服務。”農戶遼寧省分行農村産業金融部總經理宋涌海介紹,2013年,農行為輝山乳業量身訂制了“光輝路”農業産業鏈組合貸的金融服務方案,現在又根據企業需求,不斷更新産品。
隨着輝山乳業種植畜牧草面積和奶牛場規模不斷擴大,租賃農村流轉土地的資金需求不斷增加,農行着手向企業提供15億元的增量授信;隨着企業從海外進口奶牛頭數不斷增加,農行向企業推出了內保外貸業務。
“下一步,我們計劃在全國20個省布局銷售,農行提出在惠農通服務點、電子商務網站聯手推出促銷活動,幫我們進一步打開銷售局面。”葛坤&&,“我們客戶選擇銀行,不光看哪家提供的利率低、授信額度高,更看重銀行所能夠提供的增值服務。”
“由於産業、産品和供應鏈各個不同,決定了産業鏈金融模式提供服務形式的多樣化。”馬九傑説,“農業産業鏈金融模式確實是農村金融的一種創新,是農業現代化的發展的一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