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爆炸催生集成管理市場
2014-04-25   作者:陳濟朋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讓幾乎每一個人應接不暇的信息爆炸,在新媒體時代變本加厲。
  伴隨而來的是社交媒體向傳統社會生活的滲透,先是溝通工具,繼而電子商務和辦公的電子化。無論是哪家公司,幾乎都不可能再忽略新媒體的作用。很多時候,一家公司都會用多種社交網絡平台來做市場推廣。
  互隨(HootSuite)的創始人從管理多種社交網絡平台的挑戰中看到商機。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一個模塊集成式的界面,讓用戶添加和管理不同的社交網絡,同時也針對用戶需求加入相應的數據分析功能。目前互隨的付費客戶主要是那些需要管理多個社交媒體的用戶,尤其是一些跨國企業。

  社交網絡集成管理界面

  互隨2008年在加拿大成立,公司的標誌是一隻卡通形象的貓頭鷹。起初只有幾名員工,起家靠的是做推特的服務,如今員工人數已經接近500人,在溫哥華、舊金山、紐約、香港、倫敦、悉尼和新加坡等地設有辦事處。互隨亞太區董事總經理肯曼德爾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説,該公司在一年前還只有大約300名員工。
  互隨的做法是在單一界面上集成各種不同的社交軟體,從臉譜到推特,歐美常見的社交媒體幾乎都有。通過這個界面,用戶可以管理自己的不同社交媒體賬戶,發布信息,或者提前設定時間,將準備好的內容自動發布出去。
  曼德爾説:“如果你要在半夜裏發布一條推文,就可以先設定好發布的時間,準備好發布的內容,到時候就會自動發布。或者你也可以準備好一條信息,某一時間在不同的社交媒體同時發布,以取得協同效果。”
  互隨成立之初,做類似軟體或業務的公司還不多,如今互隨的用戶數已超過800萬。曼德爾説,這個數字“在中國也許算不了什麼”,但考慮到互隨作為社交網絡集成器的功能並非人人需要,這一數字已相當可觀。
  互隨採用開放的架構平台,與一些知名的社交網站公司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它開放集成接口,接入不同的社交網站或客戶端。由於是開放的平台,社交軟體開發商如果希望自己的軟體被收入互隨的集成管理界面,只需要開放自己的接口,就可以實現對接。互隨不會自行開發社交軟體,那樣“顯然也不可能”。當然,在互隨的界面上管理其他社交平台的內容發布,也需要用戶授權使用其用戶名和密碼。
  互隨也在其軟體集成界面中收入了與各種社交軟體相應的數據分析客戶端。這些客戶端對於用戶發布的內容和實際效果進行量化分析,從而為用戶決定更加有效的市場推廣策略提供決策依據,也算是“大數據”的範疇。
  曼德爾認為,微博是最適合品牌做商業推廣的中國社交媒體,但微信的發展也十分迅速。至於希望利用社交媒體在中國進行推廣的國際品牌,也許要分散佈局不同的社交媒體,因為社交媒體網絡的格局變幻節奏很快。

  國際企業用戶更需要

  互隨的社交網絡集成界面如今涵蓋90多個不同的常用社交網絡,包括臉譜、推特、Linkedin,Google+,以及中國的新浪微博和騰訊微博等,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模塊化的配置。
  互隨提供服務的語言目前已擴大到16種,從而覆蓋更多的市場。根據該公司提供的數字,目前互隨的用戶每週通過集成界面向社交媒體發送2800萬條信息,其影響範圍可以達到16億人。
  互隨目前提供不同選擇,包括僅有基礎功能的免費版本,以及提供高級功能的付費版本。曼德爾説,互隨的企業用戶有1200多家,其中包括744家在《財富》雜誌企業排行榜上進入前1000名的企業。
  互隨不披露其營收數據,但曼德爾説,公司業務增長十分迅速。互隨的用戶從免費轉向收費的比例也非常高,大約一半的免費客戶會成為付費用戶。在目前的企業用戶中,有大約20%原來曾是免費用戶。
  互隨去年第四季度設立亞太區總部,目前有14名員工。曼德爾説,亞洲的社交媒體用戶高達9.2億人,佔全球社交媒體用戶總數的比例超過四成。而亞洲地區的社交媒體用戶中,估計有一半分佈在中國。
  提及亞太地區市場,曼德爾也在密切關注中國的社交媒體發展。他説,各地的社交媒體發展業態有所不同,中國的社交網絡往往會集成很多功能,是大而全的模式,如微信可以聊天,也具有支付功能,可以打出租車。而歐美的社交媒體軟體往往具有強大的單一功能,比如即時分享的軟體只管即時信息,拍照分享的網站也主要只做這一項。

  中國的互聯網滲透率越來越高

  互隨的集成界面中包括新浪微博、騰訊微博和人人網等社交媒體。最近升級的社交軟體集成界面中,新浪微博和騰訊微博都有更新。新加入的還包括適用於這兩個微博的數據分析客戶端。
  曼德爾接受記者專訪時説,微博是在中國市場滲透率很高的社交媒體,互隨早在2012年已在軟體集成界面中支持集成新浪微博。
  “全球知名品牌都對中國感興趣,”曼德爾説,“中國的互聯網滲透率是48%,有6.23億網民,這一數字比美國人口的兩倍還要多。”
  曼德爾説,一些知名的國際時裝品牌,尤其是奢侈品品牌,正在越來越多地利用社交媒體平台拓展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
  這也與中國網民的消費習慣有關。他説,相對於其他市場的網民,中國的社交媒體用戶更活躍,社交網站的信息對於網民購物的選擇影響也較大。根據一項調查,中國的網民通過社交網站關注的品牌數量達到平均每人8個。諮詢公司麥肯錫的調查也顯示,中國的社交網絡信息交流對於人們購物選擇的影響更大,如果有人在社交圈裏討論過一種産品或服務並且給的是正面的看法,那麼朋友圈裏的人就更可能買這種産品或服務。對於全球性的大品牌來説,通過互聯網,尤其是社交媒體,在中國做推廣就再自然不過了。
  他&&,相信中國的互聯網滲透率在未來達到60%應該不是什麼難事,與如今的48%相比,新增加的也是一個非常可觀的網民群體。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新華社啟動“美麗中國•尋找最美城鎮”大型新媒體報道活動 2014-04-24
亞馬遜發布流媒體機頂盒Fire TV 2014-04-08
亞馬遜推出流媒體機頂盒 2014-04-04
你熟悉的那個傳統媒體世界回不來了 2014-03-28
俄媒體稱俄政府或將宣布克裏米亞為經濟特區 2014-03-2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