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公布的4月滙豐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從3月份的終值48.0略微回升至48.3,自2013年10月份以來首次回升。市場分析認為,一方面,滙豐PMI回升説明當前政府採取的微刺激政策開始起效;另一方面,數值連續3個月位於50以下的收縮區間,説明增長仍然面臨壓力,穩增長政策未來可能進一步&&。
從分項數據看,新訂單指數降幅有所收窄,但是其中的新出口訂單在短暫反彈之後再次回落至50以下;投入價格指數和産出價格指數雖仍在收縮區間,但分別從此前的19個月和21個月低點大幅回升;採購庫存繼續下降,採購量指數略有回升,供應商積壓工作指數繼續下滑。其中,新訂單分項指數從3月的46.9回升至47.7,生産分項指數從3月的47.3回升至48.0,被認為是4月滙豐PMI初值回升的主要原因。
滙豐中國宏觀分析師馬曉萍對《經濟參考報》記者分析説,4月滙豐製造業PMI初值顯示製造業活動低位趨穩,但整體需求仍然偏弱,內需僅略有回暖。整體經濟下行趨勢未變。政策層面自4月中旬以來己經釋放了明確的穩增長信號,從加大對鐵路、棚戶區改造等基建投資的融資支持以及擴大對中小企業的稅收優惠,到大型新能源項目的建設加快,以及央行22日針對增加對農村金融支持的“定向降準”,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實施有助於邊際上穩住增長避免加速下滑,但並不會扭轉經濟下行勢頭。未來仍有賴於財政政策加力穩增長、調結構。貨幣政策方面,儘管仍然有進一步放鬆的空間,但最主要的方式仍然是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等流動性管理工具保持利率水平穩中有降,以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
美銀美林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滙豐PMI回升符合市場預期。儘管初值仍處於50這個區分擴張和收縮的臨界線下方,但其小幅回升表明經濟略有好轉。但此番回升幅度還沒有大到足以實現全年7.5%左右增長目標的地步。預計中國政府將會實施小規模經濟刺激計劃——即一些小規模的促增長措施,側重於在農村地區實施特殊信貸政策,以及在保障性住房、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加大財政支出力度。下調縣域農村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意味着存款準備金率全面下調的可能性相當低。
更迅速、更便捷閱讀深度解析、分享新銳觀點,請掃描二維碼,關注經濟參考報微信公共賬號。